• 制坯时的哪几道工序决定紫砂壶的透气性?

    在手工成型过程中,坯体内壁未经挤压,仍保持原有的颗粒结构,泥料矿物组成和颗粒堆积等因素使内壁产生疏松的间隙;坯体表面也会呈现粒子,用工具进行精加工,可将坯体表面的粗砂粒向坯体内壁压挤,使表面平整光润

    06/21
  • 紫砂壶的吐黑与回窑

    如何判断一件紫砂器的窑烧温度够不够?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聆听紫砂壶的音频高低,我们可以用壶盖轻轻敲击壶身(注意,切忌用盖沿、墙去敲,除非您已决定买下它),用耳朵去判断它的窑温是否是足够:

    06/15
  • 90%壶友分不清焐灰和青灰泥,你分清了吗?

    有壶友询问焐灰泥是何种泥料?实际上:“焐灰只是一种烧成工艺,并不是一把壶的泥料。”

    06/12
  • 紫砂壶中的自然美 --- 紫砂花器

    紫砂花器最早有记录的便是明代供春所制树瘿壶,当时的文人认为“极丑”就是“极美”,供春的这把树瘿便成是极美的代表。树瘿壶的出现也标志着紫砂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自然也就形成了独特的紫砂花货艺术……

    06/08
  • 紫砂壶“泥、形、工、款、功”,缺一不可!

    一件有内涵的优质紫砂器,一定要具备三个主要因素,即:结构设计精妙,制作技巧精湛,使用功能优良。结构是说,壶的各个部位要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制作技巧是评判壶优劣的准则。至于实用功能,则要从壶的体积重量,壶嘴的出水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判定。

    06/08
  • 紫砂壶各部位的处理手法

    紫砂壶泥色多变,造型多样,即古人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艺人善于运用对立传统规律来处理紫砂壶造型的稳中有各种比例关系及形式变化,其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 是重复的方法,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另一种是对比的方法,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06/07
  • 不同窑温对紫砂壶的影响

    不同的窑温对紫砂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一款成功的紫砂作品还需要有对窑温的把控力。窑温对紫砂壶的影响,主要是紫砂壶的成型和紫砂壶颜色两个方面。

    06/07
  • 别小瞧了这些壶钮,却有着大的作用

    壶钮是宜兴紫砂壶盖的主要部件,是为泡茶时壶盖揭拿方便而设置,行话俗称「的子」、「滴子」,依其细部结构又可仔细解构为钮珠、钮座、钮柱、气孔。

    06/02
  • 一个紫砂壶老师印记及款识能有多少种

    紫砂壶印记和款识是一个壶的价值体现,一个紫砂壶老师印记及款识能有多少种。紫砂在成为手工工艺品前,是用来作为煮水或者煮茶之用的。那时的紫砂壶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和使用的模样。其底部和壶身不可能有制造者的款识。直到供春制壶,壶身上才有款识出现。

    06/01
  • 中国紫砂十二精英您认识几位呢?

    2004年被中国紫砂博物馆评为中国紫砂十二精英,新生代领军人物的有:桑黎兵、吕俊杰、张振中(正中)、吴 鸣、陈国良、曹亚麟、范建军、江建翔、高建芳、季益顺、储集泉、沈建强。

    05/31
  • 历代获得紫砂赞赏称号人物(紫砂四大家、三妙手、二惠……)

    历代荣获紫砂赞赏称号人物(紫砂四大家、三妙手、二惠、十二精英、十二之星)

    05/27
  • 宜兴紫砂壶的“老名”知多少?

    最早记载紫砂陶器事的要数屠隆写作于1590年的《茶说》,其后许次纾于1597年在《茶疏》上说:“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记下了茶人、文人发现紫砂陶壶“宜于茶性”的特质。

    05/23
  • 紫砂壶密封性能靠盖上的气孔来决定吗?

    很多壶友都有个误解,认为紫砂壶就是要按住上面的气孔就倒不出水,一滴水留下来也不行,其实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用的时候,讲究这个气密性,当然,也是有气密性严实的最好,但是千万不要钻牛角尖,网上的一些方法不一定是对的……

    05/17
  • 对紫砂烧成有影响的只是窑温??

    紫砂壶在正常的烧成气氛中,跟着温度的改动,胎质呈色也会发生深浅纷歧的色彩变动。温度对紫砂壶色泽的影响,首要体现在紫砂坯件从开端烧结到过烧软化温度规模内,经过恰当改动烧成温度及升温速率曲线对紫砂壶外观色泽进行改动。

    05/16
  • 详解关于紫砂壶烧制的问题

    烧成工艺的控制是保证紫砂器品质和外观色泽效果的重要环节。烧成工艺的控制包括:装窑、窑内气氛、温度、温差等多种工艺控制。恰到好处的烧成决定着紫砂器的最终表现,能充分展现泥土与火焰的多种艺术效果。

    05/10
  • 壶友常误解的所谓壶上瑕疵?

    新手玩壶,似乎都有个公认的质量标准,那就是泥料需干净、光洁,恨不得举着放大镜一寸寸的“排雷”。似乎只有“精美无瑕”才具备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偶尔看到一粒黑点或白点,一个小坑,一处凸起,即认定是“次品”而束之高阁。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