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胎工艺:紫砂壶的另一道风景线

    陈国良是紫砂大师何道洪的学生,他做壶以胎体极薄见长,壶体重量要比普通壶轻了许多,因此制作难度也要高得多。而陈国良的薄胎壶,不论花器、光器,把把饱满圆润,轻盈剔透,令人叹为观止。

    06/17
  • 窑温对紫砂壶成型的影响

    烧成良好的紧砂器胎质致密,色泽温润,叩之声音坚实。当窑温过火时,紫砂壶外表有烧焦感,容易产生毛躁,还会起小小的爆裂痕迹,甚至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并且胎质极为致密,透气性和吸水性会变差,敲击时音频很高,有点类似于瓷器的声音。而当窑温欠火,未达到饶结程度的紫砂壶,则色调灰浅,似乎蒙着一层薄雾,舱质也比较疏松,色泽不洁。

    06/17
  • 紫砂壶圆器的造型艺术与阴阳学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括之。

    06/17
  • 简析紫砂壶筋瓤器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从材质入手,筋瓤货器形态多姿优雅,讲求淳朴逸秀的艺术风格。所以优雅造型必须采用精细之泥,才能相得益彰,展现出筋瓤货的独特神韵。其次,筋瓤货由泥片镶接、压筋纹、依据样校准、拼接而成。

    06/13
  • 简析宜兴紫砂绞泥的起源

    在这些年的大型拍卖会上与这件清初紫砂绞泥云山纹方笔筒同样造型、大小的明清紫檀、沉香木方笔筒时有出现,因材料稀有,工艺精湛,这类笔筒每每都能拍到几十万、上百万的高价。

    06/12
  • 紫砂艺术的东方美学:简约变化

    再说直线,不同的线型,给人带来的审美情感是不—样的,如果说曲线给人舒畅、轻快的感觉,那么直线就给人以挺拔、向上的感觉。紫砂壶挺拔、硬朗的气势神韵,从线型的角度也体现出造型的线条之美。

    06/12
  • 在紫砂壶成形时是否需要专门的工具

    紫砂壶在成形时,单纯依靠紫砂师傅的双手是不行的,还必须借助各种工具。从古至今,紫砂艺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中,发明使用的工具名目繁多,其数量有大小百种之多,这当中有被淘汰的,更多的则被继承使用。

    06/11
  • 紫砂壶的工艺有什么整体要求

    紫砂壶的工艺与造型是一体的,工艺上有一定的功力,对造型上面的处理就能比较自然,壶体上的线条要挺而直,总体工艺上让人感到干净利落,制作处理自信,才能显示出一定的工艺含量。

    06/10
  • 紫砂壶工艺的师承传统对了解壶的工艺特点有什么意义?

    历史上有邵大亨掇球、程寿珍掇球、有着不同的个性风格,同样壶形有不同的处理。今天许多临摹的作品如仿寿珍掇球,工艺制技的精细远过于古代,但在气质上做与古代大师相抗衡则不太容易。

    06/10
  • 什么是石膏模型成形法

    石膏模型成形法是一种将打好的泥片或身筒,放入石膏模具内,通过挤压而成形。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制造出复杂多变的器形,利于批量生产。从1972年起,石膏模型成形工艺已经推广使用。

    06/10
  • 石瓢:千锤百炼,经久不衰

    壶把要与嘴对称,把内外都是和顺流利的三角形线条,把头与壶体结合与嘴相同,自然流畅。(把手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适。

    05/26
  • 筋纹器的装饰艺术--眭龙俊

    为器者:整体设计要求线条宽窄得体,线面转折明确,动态形象生动;制作时对“角”、“线”的处理要清晰,凹凸要相称,才会起到一种实体与空间互补的作用。如作壶,则要求口盖准缝,既严密又“通转”。

    05/26
  • 明代紫砂壶的时代特征

    明代是紫砂壶空前兴旺成熟的典范时期,这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筋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十八世纪以后。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时大彬和徐友泉。

    05/09
  • 造型多变应属提梁壶

    收藏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侧重收藏陶瓷壶。目前收藏界流行一种推崇“精品、皇家”的习气,反映到提梁壶上,便是“人人争逐金银壶”。金银提梁壶也好,御用提梁壶也罢,自然都是壶中精品,关键是这类壶本身就少,追求的人多了,价格高涨不说,往往被造假者钻了空子。

    05/07
  • 如何欣赏紫砂方器之美感

    紫砂方器对制作以及技艺的要求高,而一把实用又美观的方器作品,是要达到线条利落、比例精准、明秀挺快、力度到位的要求的,因为方器的制作难度高因而其生产量相对较少。

    05/07
  • 紫砂壶的陶刻技法

    紫砂陶刻艺术是紫砂壶最主要的装饰手法,紫砂壶肌理色泽丰富,器表光挺细滑,以其原汁原味的质朴古雅特色著称,十分迎合传统文 人的欣赏趣味,所以自古以来便有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于紫砂壶上,再用钢刀进行篆刻做为装饰。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