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君紫砂艺术丨宫花茗香

    《宫花茗香壶》是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陆君老师采用原一厂老紫泥制成,此器为摹古岳母曹婉芬大师“宫花茗香壶”所作。此壶壶体圆润饱满,壶腹圆融光素,装饰玉带带线,壶肩满刻宫花纹路,在一派老味的壶身上,表现出了生机盎然的独特风韵。《宫花茗香壶》对线条的运用恰到好处,整个壶型拥有古典雅致的韵味。从钮到底线条曲折流畅,圆形壶盖,圆球壶钮,圆滑的壶嘴,以及由圆环外形的壶把,将“圆”这个符号繁复利用,产生一种奇妙的旋律感。壶把勾勒的虚

    08/10
  • 吴界明紫砂艺术丨轨月莲子

    “莲子壶”从古至今都是紫砂壶中一款非常经典的壶型,莲子家族造型各异、形态不一,正如佛家有云:“莲由心生,心生万相”。“如意莲子壶”、“平盖莲子壶”以及“牛盖莲子壶”等,无论是何种造型的“莲子壶”,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是不倒的。在众多“莲子壶”的造型中,吴界明老师的此款“莲子”确实新颖。此款“莲子壶”名曰“轨月莲子”,清秀俏丽,似闺阁女子,高颈平盖,圆珠钮似莲子耸立其上,整壶愈显高耸;三弯流胥出,轻巧娇娆;壶把如美人手臂作叉腰状,亭亭玉立之姿,十分惹

    08/07
  • 周定华紫砂艺术丨钻石提梁

    钻石坚硬而纯洁,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宝石,钻石在女人的心中代表爱情,象征着永恒的承诺和誓言。——最近的“张玉环案”宋小女很好的诠释了“承诺与誓言”。周定华老师的“钻石提梁”以现代奢侈品——钻石为元素,造型与一般的经典造型不同,依据钻石的原型来设计整个壶体的造型,把钻石的切割线条美运用到紫砂壶创作中来,自成一番趣味。该壶的壶身模仿钻石的形态,各个块面分割明显,比例协调,线条虽多却不繁琐,反而有一种精巧玲珑之感流于其中。线面

    08/06
  • 储集泉紫砂艺术丨蟠桃壶

    自古以来“蟠桃”传承着重要的蕴意,那就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对生命质量的重视——乐享遐龄,寿比南山。这件“蟠桃壶”作品师法自然,以大自然为创作元素,拟桃之形态,茶壶圆润玲珑,壶嘴采势横生,且枝叶疏朗斜逸、造型精美、泥色灿烂,点、线、面过渡一气呵成,吉祥欢庆,栩栩如生,形与意结合,紫砂艺术与传统文化融汇,风格清新、气韵生动。“蟠桃壶”的壶身以硕大丰满的蟠桃为主体,壶腹有一道深邃的凹槽状纹理,使此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皆圆润饱满,惹人喜爱。

    08/05
  • 何挺初紫砂艺术丨蚕桑壶

    《蚕桑壶》为省大师何挺初十余年前所製,采用原矿老段泥作胎,泥色内敛,质朴无华,历经岁月沉淀而具浓厚老味,壶容量280CC,实用、把玩、收藏皆宜。此壶为仿自然形佳作,壶体造型扁圆折腹,腹上部为蚕食桑叶,叶脉、蚕宝造型生动,逼真立体;腹下部素面无纹,朴素自然。桑叶为盖,全蚕为钮,叶卷为流,桑枝为把。整器师法自然而不拘泥于模仿,将桑、蚕无缝衔接地融入紫砂造型之中,得自然真意!此壶精彩之处就在于何挺初老师精湛的镂雕与浮雕装饰工艺。整壶的立

    08/04
  • “梅竹犹俊俏,双清示品格”——徐元明《梅竹双清》

    《梅竹双清壶》为省大师徐元(远)明早期花器,制作于甲戌年春月(1994年),壶底镌刻“叁之壹”,精工限量的佳作,藏家不可错过。“梅竹双清”是一款以梅、竹为主题的紫砂壶器。其以原一厂小红泥演绎,丰润盈光。身筒为一截树桩,树皮苍苔片片,裂痕斑斑,刻划极为细致入微。壶肩修平,圆形平盖嵌入树桩,宛若一体。壶流饰以竹段,竹节处抽一嫩枝,并贴花塑三四片竹叶,突出生命鲜活有力,竹节线阴阳凹

    08/03
  • 张静紫砂艺术丨翠鸟莲蓬

    张静,成名于上世纪80、90年代。师承许成权、朱可心。与葛陶中、施小马、江建翔、陈国良等紫砂界大咖齐名。可惜,时运不济,天不假年,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1996年)因意外身故,实为紫砂界的一大损失。《翠鸟莲蓬》是张静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此壶用墨绿泥制作,色泽青中泛蓝,仿若凌霜傲骨,与此壶表达之意巧妙吻合。整器造型以一只横卧的莲蓬作壶身,一张卷起的荷叶作壶嘴,一支荷梗带着花苞作壶把,壶底一弯藕稍和两个荸荠依托莲蓬,平稳雅致。 在“翠鸟莲蓬”的立体

    07/31
  • 顾绍培紫砂艺术丨润鼎壶

    顾绍培大师毕生致力于紫砂创作,在方器、圆器、花器方面均有造诣。圆器的制作上他追求简练的线条美感以及泥色的素雅之韵。《润泉壶》为大师癸酉春月(1993年)的作品,选用一厂老紫泥制成,经过将近三十年的自然氧化包浆,泥色深沉内敛,质感温润如玉,单是泥料就已令人为之着迷。《润泉壶》设计精巧,质感绵密厚重,玉润珠圆,将光器的美感诠释到精致。壶身造型微扁,大肚丰腴圆润,在加足底的烘托下气势磅礴坚挺,腰线线条流畅柔和,一气呵成。殊无凝滞、殊无装

    07/30
  • 吴群祥紫砂艺术丨玉带壶

    吴群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顾景舟高徒,其作品线条流畅和谐,形体比例协调恰当,气势凝重而端庄,色泽深沉而朴茂,工艺精巧而大方,每有新品问世,必为世人青睐珍藏。《玉带壶》制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壶身端正秀气、气势非凡,结构比例十分精美。此壶容量为820CC,有大品之霸气,又有小品之细腻。“玉带壶”的腰线以拟人手法,表现出女性腰肢的柔美。腰除了能体现女性的形体美,还同时具有优雅、柔和、活泼、流畅等特性,给人一种活力感。此壶腰间的曲线使壶体饱满圆润、隽永耐看,

    07/29
  • 承健紫砂艺术丨年年有余

    “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用“如鱼得水”来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自在,“年年有余”可谓中国传统吉祥祈福具代表的语言之一,被艺术家们所喜爱,也因此被引入紫砂壶的创作题材。《年年有余》套组为承健老师制于甲午年秋月(2014),一壶四杯的套组,选用原矿黄金段泥制作,色泽金黄亮丽,富贵大气,寓意吉祥。此壶以传统的“年年有余”为题材,造型活泼灵动,极具趣味性。承健老师将点线面的运用控制的恰到好处。“年年有余”的主题在壶钮之上表现无遗

    07/28
  • “方器名家”周定华与陶刻大师谭泉海合璧之作——《高六方》

    《高六方》为“方器名家”周定华老师癸酉年(1993)制作的方器作品,与已逝国大师谭泉海合璧之作。《高六方》运用纯手工六面镶接成型技法制作,壶型六方,身筒高俊,颈圈、足线折角分明,颇有几分锐利锋芒。流、把、钮线条流转自然,方中有圆逸之气。嵌盖六方,与壶口吻合紧密,足见工艺之精妙。此壶用纯正紫砂泥制作,色泽紫红。壶形系曼生十八式之一,古器实物甚少,仅见线描图。壶身为六方柱形,泥片镶接,挺括端正。嵌盖严丝合缝,任意置换丝毫不差。六方嘴、四方把显灵秀之

    07/27
  • 徐维明紫砂艺术丨全手树皮仿鼓

    徐维明,“徐门第四代传人”,父亲徐汉棠、叔叔徐秀棠均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父为师;从艺二十多年来,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造型的深刻理解,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说起这《树皮仿古》还有一则趣事。徐维明老师的一位好友捧着一把仿古残壶拜托其修补,而修补残壶是极为不易的,徐维明老师左思右想终不得要领,偶然间把玩供春,灵机一动,遂以树皮贴仿古残壶,悉心修补后,交予好友,好友叹为观止,徐维明也因此得以佳作。《树皮

    07/24
  • 季益顺紫砂艺术丨万事如意

    季益顺大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海内外收藏界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作为紫砂艺术承前启后的扛鼎人物,其作品曾获奖无数。从艺四十年,创作数百,新品迭出,花素兼容,皆在“匠心”。季益顺大师努力挖掘历史文化背景,从传统中汲取创新的养分。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的游刃有余。《万事如意》壶身主题与附件皆以传统如意纹装饰,寓意万事如意,“如意纹”又是篆书“羊”的形象,因此又包含“三阳开泰”的美好祝福。此壶壶体扁圆,线条柔和圆润,转折舒

    07/23
  • 紫砂版“高山流水”——顾绍培赠友所制《鼎泉三足》

    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今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以土代琴,以壶代曲演绎《鼎泉三足》赠与好友,自出新意。顾绍培大师,托物抒情,将作品取圆筒形壶身,呈“炉鼎式”,底座三足鼎立,仿佛寓意友人地位之尊,或象征二人友情坚不可摧。器以鼎为尊,水以山泉为上,好水美器,佳茗相伴,饮之有福。《鼎泉三足》壶体略扁圆,三弯流、耳形鋬、壶底三足托壶身,壶盖穹窿以压盖式合于壶口,盖纽为扁圆形纽,提拿方便自如。小巧玲珑,可爱有加,百读不厌。

    07/22
  • 曹婉芬大师全手工制作超大品“梅花大提梁”(孤品)

    曹婉芬大师,先师承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民国七老”对曹大师几乎都有教泽之恩。其艺术修养极高,创新设计数百件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荣誉。《全手梅花大提梁》容量为1670CC,是曹婉芬大师全手工制成的紫砂艺术精品,如此大品全手工制成极为不易,此壶品相精美,具有收藏价值。《全手梅花大提梁》壶身为圆形,壶的右侧伸出一枝呈扁圆形枝干,上有结疤,宛若天成。枝干左弯形成提梁,在壶体上空形成虚空,划出提梁虚实对比的空间

    07/21
  • 建盏的守护者与清道夫——孙建兴

    1981年,孙建兴让失传干年的建盏技艺重现人间,并成功研制出兔毫、油滴、曜变、玳瑁等近30种建盏。在建盏市场日益鼎盛的今天,他又为建盏市场的乱象鸣不平,成为建盏市场的“清道夫”。在宋代,建盏的地位非常高,是御用茶盏,也是风靡全国的第一茶器。建盏的制作工艺难度较大,从选瓷矿到烧制成功至少要经历13到工序,然而这13道工序历时却又良久。凭着对建盏的热爱与为民族文化做贡献的热忱,孙建兴带着团队克服了环境艰苦、资源匮乏等种种难关。在恢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