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壶宗顾景舟“顾派”的形成(下)
受到顾景舟教育影响的一大批人,以顾景舟为榜样,学他的做人,学他的手艺。他们以顾景舟为荣,唯顾景舟是尊,顾景舟的审美取向、技艺手法、作品风格、艺德修养都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顾派”逐渐成为了这个群体的代名词。
受到顾景舟教育影响的一大批人,以顾景舟为榜样,学他的做人,学他的手艺。他们以顾景舟为荣,唯顾景舟是尊,顾景舟的审美取向、技艺手法、作品风格、艺德修养都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顾派”逐渐成为了这个群体的代名词。
纵观从明清以来有文字可考的紫砂历史,高手名人代代有出,但是能形成自身的鲜明特点并贯彻艺术生命的始终,同时影响着一大批人将这些特点继承发扬光大,真正达到“开宗立派”的格局,在晚年的顾景舟之前,尚无先例。
“我们祖辈都搞紫砂,我的祖母是我的启蒙老师。”64岁的顾景舟,在1979年接待香港罗桂祥访问宜兴紫砂厂的座谈会上,曾这样说过。可以说,真正影响顾景舟走上紫砂道路的人,是他的祖母邵氏。
要想成功创作一件大型作品,除了造型要美,有艺术感染力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熟悉不同泥料的泥性,成型技术纯熟过硬,掌握壶坯干燥的技巧和装窑烧成技术,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必须全面掌控,稍有差池就功亏一篑,而这些技艺、知识的得来靠的是多年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赵江华,实力派陶艺家,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军医学校毕业后,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当厂医,同时担任顾景舟的保健医生,在顾景舟的影响下走上紫砂道路,由顾景舟亲授紫砂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