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
“天人合一”的紫砂壶艺,注重了心境的抒发,说明了当时的风雅之花所处的文化气候和艺术土壤是特别的温和与优良。
多少年来,我们以各有千秋的姿态欣赏、享用雅文化里紫砂壶这支久开不衰的奇葩,荡游陶醉于紫砂文化的百花园中。当你心满意足地迈出这座紫砂花园时,你会突然发现:你的灵魂得到净化,你的心境得到了升华。
品如人品,紫砂壶陶艺的艺术品位是生活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积才能薄发。鉴赏和品评,是提高我们欣赏和鉴别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见仁见智,本人仅在这里抛砖引玉,是珠玉,她早晚会发出光泽。
在中国陶都,作为我们民族特有的,集材质、工艺、造型、功能于一身,兼刻、画、镶、嵌众多装饰于一体,融诗、词、禅、偈等文学形式于一炉的宜兴紫砂器,在一大批学院毕业生的自觉追求下,注重创新作品有新突破,一路走来,颇多收益。
1960年以后的宜兴,延用1930-1950年间养息未用之泥料,朱泥中石黄泥成分高且统一练泥调土配泥,加上专业分工的固定。窑烧方式稳定,以及一厂大量采用模具辅助,60年代标准壶壶品特征是精致度佳,泥色偏清红,壶底款落『中国宜兴』,大幅替代其它三种6字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