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紫砂 文化的象征

    紫砂壶对于文人的吸引力并不仅仅在于原料本身。他们所珍视的是大师们在紫砂壶上留下的创作。

    08/06
  • 持壶技巧与茶叶观赏

    持壶不仅仅是为了倒茶,而且能体现主人的修养风度。

    08/06
  • 紫砂的实用性

    由于紫砂材质的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更为理想的实用美。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用紫砂壶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08/02
  • 紫砂造型美

    造型有造型的神态,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以后,以工艺艺术的手法表现神态。

    08/02
  • 曼生壶文化解读

    曼生壶是文人参与紫砂艺术、文人与艺人珠联壁合成功创作的一代典范。曼生壶的简洁明快的造型,深刻隽永的题铭乃至书法篆刻、在壶体上的布局章法都值得后人细细品位。使紫砂壶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令后人叹为观止。

    08/01
  • 徐汉棠论石瓢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溯源历史,有相关资料和实物佐证,当在清代乾、嘉年间。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每人风格各异,其品种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本人都曾制作过。

    08/01
  • 紫砂壶的造型来源

    纵观紫砂的发展历史,紫砂造形的设计创作都是以功能效用为主要考量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自然界的各种形体或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器物,进行设计,加工而创作出来的。

    08/01
  • 紫砂壶古代文献资料

    关于紫砂壶的古代文献资料,最早见于北宋仁宗时进士梅尧臣《宛陵集》中的两首诗。

    07/30
  • 紫砂壶形态美鉴赏

    紫砂壶形态美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即点、线、面、空间等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映,以及对点、线、面、空间等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映,以及对点、线、面、空间形式意蕴的理解。

    07/29
  • 宜兴紫砂壶形式美

    紫砂壶形式美主要由如下要素构成:材质、形态、工艺、装饰、烧结等,显然,形态美是紫砂壶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形式审美涵义。

    07/29
  • 器型审美之形与意

    ,“境”与“象”概念不同,“境”是“虚”,“象”是“实”;虽有虚实之别,但融合在一起,很难分清。

    07/29
  • 器型审美之实与虚

    其实,紫砂壶中的虚实结合还不仅仅表现在器型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对照上。更有趣味的是有些高明的工艺师通过创造形象的“实”来引起我们观者想象的“虚”。

    07/26
  • 紫砂壶的美学原理

    宜兴紫砂经过长期的发展,凝聚了许多先辈的心血,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原理,增加了宜兴紫砂的艺术价值。

    07/25
  • 做壶与做人

    做人与做壶都要用心在里面,存善心得善果,修善心,结善缘。

    07/25
  • 紫砂可清心也

    用紫砂壶品茗,早先习惯用大壶来沏茶.认为有气魄,令人称道。后来人们注重了欣赏的趣味,视茶壶不仅为生活服务器,而且更是一件手工艺品.所以痴壶者偏爱小而奇的壶.

    07/25
  • 器型审美之繁与简

    美有两种:繁复华丽之美和简约素净之美。对应到紫砂壶上,可以说花货体现着一种绚丽逼真之美,而光货则体现着简洁质朴之美。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