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筋纹器之线圆宝菱壶

    紫砂筋纹器是紫砂造型中不可缺少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紫砂壶体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与光货、花塑器共存于世,各自演绎着自己的精彩。

    03/20
  • 曼生壶式之却月壶典故

    却月壶其款式为曼生所创,壶身似圆月,唯底部尚缺,收足凌空,两角点地,如穹横。在功能上置于平稳,三弯嘴,曲折上扬,把圈略耸而环,呼之对应,壶顶圆腰嵌盖,与整体融切。

    03/19
  • 曼妙绝伦紫砂壶

    这套紫砂壶以广州市2002年评选出来的云山叠翠、珠水夜韵、越秀新晖、天河飘绢、古祠留芳、黄花皓月、五环晨曦、莲峰观海八景为创作题材,由我国江苏省宜兴地区著名的徐维明、徐达明、蒋彦、陈建平、范伟群、蒋新安、邱玉林、史小明八位实力派老师精心构思和创作。整套“羊城八景”紫砂壶从茶壶、包装到画册都设计得浑然一体,独具文化特色。

    03/19
  • 水仙菱花壶赏析

    菱花壶:整体造型优雅别致,精细规整,采用六瓣菱花式造型,菱花线条由盖、底中心向要腹线延伸,筋纹规整严密,壶钮与盖、身、圈足相应成一朵朵盛开的菱花,形象典雅出尘。

    03/15
  • 紫砂方器历史浅析

    紫砂方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历史上有那些制作方壶的名家,又有那些作品留传至今呢?

    03/13
  • 大师何挺初谈紫砂陶艺的镂空与浮雕装饰

    宜兴紫砂陶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朴雅大方的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与青睐。但艺术的生命贵在创新,紫砂陶艺的发展也是如此。

    03/13
  • 七大老艺人紫砂风格一览

    宜兴紫砂史是一部历代紫砂艺人的创业史,已故的七大老艺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创造了紫砂艺术的巅峰,被称为“紫砂七老”。他们是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

    03/12
  • 紫砂妙品薄胎壶

    薄胎”本是瓷器制作的“神技”,明清起,始有艺人将其运用在紫砂制壶工艺之中,传世虽不多,却开创性地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效果。

    05/24
  • 宜兴紫砂陶艺魅力

    壶与火相遇,紫砂蜕变为金玉之宝;人与壶相适,壶成了爱壶者无言的诗歌。一把壶由一杯土涅槃重生,因遇上茶,才绽放出生命中独特的光辉。

    03/11
  • 紫砂方器详解

    紫砂方器作品均同时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功能。

    03/08
  • 紫砂文人壶

    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紫砂壶的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03/07
  • 壶铭文化

    时大彬壶铭:行吟山水之中 夜泊江门外清风枞起腋 明月一天凉如水

    03/05
  • 论文人在紫砂艺术史上的作用

    那么紫砂壶的“必有可观”之“道”在何处?从工艺美术发展史的角度,论列历代名工的杰出贡献、探讨壶艺的设计制作史、详细品味壶艺的形、神、气诸方面的美学追求,都不失为研究的途径,且经学者和工艺名家的努力,这些方面的成果也很丰富。本文则着重探讨在紫砂壶史上的文人们,和他们的文化趣味,对这一特殊工艺作品的影响。

    03/04
  • 宜兴紫砂名家简介

    时大彬 明万历年间人。时朋之子,号少山,明代万历后期代表人物。时大彬做壶要求很高,稍不合意,即打碎重做,不留于世。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僧帽壶,就是时大彬的杰作之一。

    03/01
  • 紫砂刻字师傅名录

    紫砂刻字师傅名录 最近老在看一些老件,底款与刻字是断代的很重要依根,刻的落款自己从网上找来一堆,整理一下,供参考(有错有补以后慢慢改,先后顺序随机的,也望深谙此道的壶友指正)紫砂刻字师傅名录任小松 小石(任老的儿子,很少见他的刻)吴月亭 竹溪文井、八缶许亦华 扁翁吴月亭 竹溪(清中晚期文人)陈少亭 羽林逸人(陈伯亭之子 任淦庭的师兄)邵云如 北岩、北岩氏、岩如生、岩如主人、岩如逸人、筠儒、聚莲老人任淦庭 缶硕、漱石、干庭、石溪、企陶、跂陶、友竹、松道人、左民、

    03/01
  • 一首咏曼生壶的解读与赏析

    从诗题可知作者在得到两把曼生壶后,喜爱把玩之余,又拓画于一轴,然后题写这首诗的。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