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与近代紫砂壶艺术

    自清代康熙中期到乾隆晚期为止,是紫砂茗壶造型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装饰风格也发展到顶峰。制壶名家辈出,代有精品,壶形月异,不仅作为每年贡品进献朝廷,还运销海外。

    02/28
  • 紫砂一览

    紫砂泥料烧制后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文旦、传炉壶、水平壶名称的叫法来历是什么呢?

    02/28
  • 四个方面体会紫砂之美

    紫砂壶收藏,首先要学会欣赏紫砂之美,而紫砂之美主要体现在色彩、形状、制作技艺、工艺水平。

    02/28
  • 宜兴紫砂陶艺与现代文化艺术

    宜兴紫砂陶是我国工艺美术、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的典范。

    02/26
  • 明代紫砂茶具:穿心铫

    从目前所知的中国历代茶书的内容中可以考证:在明代之前作为煮水的容器“铫”并不太讲究,只是“铜锺鼎鋞鋗鉇铫”中的一种铜制容器,而一般茶人只是较注重候汤的重要性。

    02/25
  • 常见紫砂雕塑寓意整理

    龙:是动物的神,能兴云布雨,利益万物,顺风得利。是英勇、权威和尊贵的象征,曾被历代皇室御用,现民间视作神圣、吉祥、吉庆之物。

    02/25
  • 曼生壶

    陈鸿寿(1768~1822)清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别号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人.“西冷八家之一”.

    02/22
  • 中国宜兴款识小议

    要断一把壶的真假,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和阅历,从年代,泥料,作工及落款来辨别,这是要长时间学习和经验累积所能办到,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

    02/21
  • 近代著名的紫砂商号有哪些

    赵松亭(1852-1934年)出生于川埠上袁村清贫秀才家庭,幼学古文,习书绘画。后随邵夫廷学习紫砂技艺,因制隐角竹鼓壶得到刻字名工吴月亭赏识,教其陶刻,并起艺名“东溪”,1893年受苏州大收藏家吴大潋之邀,到吴府制壶2年。

    01/25
  • 曼生十八式之横云学士壶

    横云典故:初夏之季,好友二泉喜得贵子,曼生前往贺喜,归途之中,暴雨突至,于一溪旁草屋避之。转瞬雨骤停,一道美丽彩虹横挂于天,一头隐于云端,一头没于溪间,有如彩虹渴饮清泉。

    01/25
  • 曼生十八式之合斗壶

    奭斗,《說文》作奭斗:「挹也,從斗奭聲。舉朱切」。段注:挹亦抒也。

    01/25
  • 曼生十八式之周盘学士壶

    此壶圆润而不失刚劲,三足鼎立显智者胸襟,周盘暗韵太极,有形而无穷,或曰大视野,宽胸襟,任凭大风大浪,我自巍然不动,任他东南西北风,相逢重大抉择,执周盘品清茶,三思而后行,方能至方至圆。

    01/25
  • 紫砂名言四海的故事

    传说春秋时,范蠡辅助勾践灭吴后,携西施弃官隐避宜兴,学做坯烧陶器。初,烧出的破货较多,受西施烧饭时灶火的启示,逐步掌握了一套控制窑温的办法,传至窑区,使鼎蜀窑场兴旺起来。

    01/25
  • 紫砂名家山谷简析秋月壶

    ---山谷汪寅仙作 鲍志强字画并刻 秋月壶 高90mm,宽180mm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是作者半官半隐于终南山惘川别墅时所作。王维艺术修养很高,在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其画相

    08/21
  • 紫砂名家咸国英记七律二首

    ---咸国英雪华壶一、感悟陈曼生【1】 圣手天心大雅人, 钟情紫玉涤凡尘。 平陵有庆桑连理,【2】 蜀麓好为壶制铭。闭佳构玲珑方却月,【4】 奇思烂馒复横云。【5】龚时但领风骚去,【6】更显才情二百春。二、顾景舟逝世十周年祭 [7]沧茫艺海惯遨游, 揽月追风一劲舟。 谈笑邵时惟兴会,[8] 往还云粟每勾留。[9]雪华蕴藉华千树,[10] 提璧雍容璧一流。[11]泰斗横空弹绝调, 凭谁壶曳说从头?注:[1] 陈受生(1768-1822),

    08/21
  • 紫砂名家李守才 杨俊论宜兴陶瓷花缸堆花装饰之历史发展演进

    ---李守才 杨俊 花缸,是宜兴陶瓷产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民间日用陶器之一,范围甚广,规格较齐,品类有六方、八方、圆口、平口、菱角、抽角等。大缸品类,过去以容量公斤而分:350公斤以下为中小缸,600公斤,1500公斤以上为大缸。缸类分:花缸、金鱼缸、龙申放、六石缸、放长缸、板大缸、放小缸等几十种品种规格;寿缸基本分三类:八方、六方、圆体形。造型各异各有特色,经过堆花工艺装饰,外施老红釉或花缸釉,内浇老红釉、花缸釉或铜绿釉,烧结后既实用又有欣赏美化环境的艺术价值。陶瓷堆花装饰制品花缸生产历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