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紫砂壶抛光工艺

    抛光,本质是利用工具降低壶体表面粗糙度,使其更光亮、平整的加工方法。紫砂壶的抛光处理,通常不外乎微抛光、精抛光、重抛光三种情形。

    06/20
  • 紫砂巨匠时大彬的弟子有哪些?

    明万历年间紫砂巨匠时大彬,门下人才辈出,涌现出多位技艺卓绝的紫砂名家。本文将介绍其七位代表性弟子。

    06/20
  •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三足云肩如意壶

    “三足云肩如意壶”,是顾景舟在早期“圈足云肩如意壶”基础上的升华之作,灵感源自青铜器。其关键改进在于将圈足改为外撇三足,延展的弧度令壶体视觉上更显挺拔,气度高逸。

    06/20
  • 黄龙山麻子高温段泥类的形成与蕴藏特点

    麻子高温段泥类是段泥矿料大类中分出来的一类,黄龙山麻子高温段泥类品种较多,原矿有紫青色、青灰、褐青、紫灰、瓦灰等。

    06/19
  • 紫砂壶什么壶型最实用?

    关于紫砂壶最实用的壶型,需要结合泡茶习惯、茶叶种类、使用场景和个人手感来综合判断。不过,西施、石瓢、仿鼓、水平、德钟这几个经典壶型因其设计合理、功能性强、适应面广,被公认为实用性极高的选择。

    06/19
  •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矮僧帽壶

    上海仿古期间,顾景舟得以亲见并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等古代巨匠的原作。顾景舟的仿制能力极为高超,部分作品甚至被认为超越了原作水准,例如这件“矮僧帽壶”。

    06/19
  • 紫砂壶泥料:黄龙山白砂段泥

    黄龙山白砂段泥,又称本山白砂段泥,是蕴藏在黄龙山比较珍稀的白紫砂,明代称它为定白、定窑白、冷白段、白段、玉白段、雪砂段、梨玉白段、象牙雪砂段等。

    06/18
  • 什么样的紫砂壶值得收藏?

    紫砂壶作为常见茶具,深受茶友喜爱,不仅用于泡茶,更兼具收藏价值。其样式繁多,价格从亲民到昂贵不等。那么,究竟具备哪些特质的紫砂壶才更具收藏潜力呢?

    06/18
  • 宜兴紫砂壶薄胎工艺

    薄胎紫砂壶的关键在于将泥片拍打得远薄于常规紫砂壶。正是这种“薄如蝉翼,轻似浮云”的特质,使其赢得了“水上漂”的美誉。

    06/18
  • 宜兴紫砂壶新壶使用注意事项

    入手一把心仪的宜兴紫砂新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激动之余,如何正确开启它的茶香之旅?这份指南助您从容迈出第一步,悉心养护,静待时光赋予其温润光华。

    06/18
  •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玉露诗文茶具

    顾景舟大师的玉露诗文茶具,其壶与杯均仿照古代食器“簋”的造型。杯上铭刻“岁次癸未仲秋之月”,表明这套茶具制作于1943年秋季。

    06/18
  • 段泥类紫砂矿料的特点与蕴藏状况

    黄龙山的三大主色系为紫色系、红色系、米色系。段泥类,别名团泥,又称缎泥、淡泥、潭泥等,尽管有多种叫法,或者音同字不同,但多是指黄龙山米色系的紫砂泥。

    06/17
  • 顾景舟鹧鸪提梁壶(与艺术家韩美林合作)

    1983年上海淮海中学林间的鹧鸪悲鸣,深深叩击着为病妻求医的顾景舟的心扉。这份面对命运无常的深沉愁绪,最终凝结为他独创的鹧鸪提梁壶式。近十年后,顾老精心重塑此壶,特邀挚友韩美林题刻。

    06/17
  • 宜兴紫砂壶名家徐汉棠

    在紫砂艺术领域,徐汉棠大师享有盛誉,被公认为“景舟第一弟子”。他不仅深得恩师顾景舟的精髓,更在传承中锐意创新,最终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成为一代宗师。

    06/17
  • 宜兴紫砂壶怎么选择?

    选择宜兴紫砂壶是一门学问,需要综合考虑泥料、工艺、器型、实用性、作者(职称)以及个人预算等多个方面。以下是选购宜兴紫砂壶的关键要点,帮助你避开陷阱,选到心仪的好壶。

    06/16
  • 顾景舟鹧鸪提梁壶的故事

    顾景舟一生跌宕,广为人知,而由其所创壶型背后的故事,却鲜少吐露。这位感情丰沛却讷于言表的大师,常将心绪悄然铭刻于作品之中,如其与妻子徐义宝的伉俪情深。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