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僧佛

    由于紫砂壶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特殊的联系,陶艺家们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常常将僧佛元素加入到紫砂壶的装饰之中。

    02/19
  • 紫砂名家蒋小军 蒋蓉花器传承人

    蒋小军,1964年出生于宜兴紫砂发源地潜洛村,其祖父蒋挺芝、父亲蒋盘明均为民间紫砂名艺人。蒋小军从小耳濡目染,在祖辈的传承教导下刻苦钻研紫砂艺术,后又受姑妈蒋蓉大师指导,擅长花货与杂件小品的制作。

    02/19
  • 范泽锋禅墩唯杏壶紫砂作品鉴赏

    此件禅墩·唯杏壶采用上等大红袍,全手工精制而成,比例拿捏恰到好处,富有律动的线条,勾勒出杏之美态,表以幸福美好之意,意蕴深远,隽永耐看,可用可藏。

    02/19
  • 壶中美人之珠圆玉润 一粒珠壶

    一粒珠壶,紫砂圆器中的经典壶式,相传为明代天启到清代康熙年间的制壶名艺人惠孟臣创制。一粒珠壶因外形似一粒圆珠而得名,整壶以圆为基调,壶身作一大珠,壶钮作一小珠,圆润无暇,娇憨可爱。

    02/19
  • 紫砂七老艺人合作之精品紫砂壶

    在紫砂界七大老艺人(顾景舟、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蒋蓉)之中,由于任淦庭大师专攻陶刻,常常作陶刻于名家制壶之上,故而与其他几人皆有合作,而蒋蓉大师的作品以花塑器为主,铭刻装饰较为鲜见。

    02/19
  • 范泽锋虎虎生威壶紫砂作品鉴赏

    此限量款虎虎生威壶,仅做6把,为范泽锋大师壬寅虎年之原创精品,以原矿黄金段泥作胎,造型新颖别致,整体工艺精致细腻,通过具象、抽象等手法,呈现福虎之象,于尊贵中蕴含一丝俏皮,实用性和观赏性俱佳,虎虎生威,如虎添翼,寓意美好,值得收藏。

    02/05
  • 壶中美人之源起梅瓶 美人肩壶

    美人肩壶,壶型借鉴了瓷器“梅瓶”造型,顾名思义,就是窄而圆润的女性美肩样壶。壶肩饱满匀称,向下渐收,构成大致倒三角比例,窈窕圆润。壶把绰约,壶流柔和,整器端庄清丽,轻盈柔美。

    02/05
  • 范洪泉神龙飞泉壶紫砂作品鉴赏(毛国强陶刻)

    神龙飞泉壶,由范洪泉大师与国大师毛国强合作于1992年,采用一厂粗砂老紫泥全手工创作,成壶1350CC大品,整壶以青铜鼎与龙为题材,壶身由国大师毛国强精刻,正面刻绘山居岁月山水图,反面刻“神龙飞泉 一粟书”。

    02/04
  •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狮子

    在紫砂壶的装饰中,狮子元素通常运用在壶钮的设计中。壶钮作为紫砂壶的主要部件之一,其造型在紫砂壶整体的视觉效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狮子形状的壶钮更是富有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02/01
  • 范洪泉钟梅壶紫砂作品鉴赏

    钟梅壶,范洪泉大师上世纪90年代的精品之作,以梅入壶,采用原矿紫泥为胎制成。整壶造型设计精妙,瘿节、树皮疤痕等肌理刻画细致入微,流动的线条,将梅桩之苍老遒劲演绎得淋漓尽致,极富张力之美。

    02/01
  • 仿鼓壶还是仿古壶?

    仿鼓壶,也有人称之“仿古”壶,即使是在专家的专著中,“仿鼓”与“仿古”也常有混杂现象。这一壶式究竟是称仿鼓壶还是仿古壶,可以通过追溯此壶式的本源来作定论。

    02/01
  • 壶中美人之经典圆器西施壶

    西施壶,又称“倒把西施壶”,传统圆器中的经典壶式之一,为明代著名紫砂艺人徐友泉首创,造型来源于古代美女西施。

    02/01
  • 顾景舟与专业陶刻高手的艺术碰撞

    顾景舟的部分紫砂作品,形象地体现了他对陶刻装饰的追求和深厚功底,除了自制自刻外,一批专业的陶刻高手也常常参与其中,使得紫砂作品具备更为综合且富有深度的艺术魅力。

    02/01
  •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桃

    在紫砂壶的设计中,一些陶艺家也常常选择加入桃元素。这不仅是为了美学上的考虑,更是为了寓意与象征的作用。桃子作为一种吉祥之物,被视为能够为紫砂壶注入美好的寓意,代表着长寿、好运和幸福。

    01/31
  • 闲置紫砂壶的存放方法

    对于这些闲置不用的紫砂壶,如何进行有效的保存和保养,以确保其保持原有的品质和价值,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01/31
  • 姚志源束腰高梨壶紫砂作品鉴赏

    姚志源束腰高梨壶,通过艺术加工提炼,将梨的形态精美地表现,各部位相呼应,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富有中国工笔画的意境。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