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敏梅桩壶紫砂作品鉴赏
此件梅桩壶,为吴奇敏选用原一厂老紫泥精制而成,以梅为题材,造型设计巧妙,细节雕刻十分细致,将梅桩之古老与梅花之新生融合在一起。
葡萄桩壶,是潘小忠大师制作于九十年代的作品,精选原矿老红泥制成,整体观之,壶体装饰虽为繁复,但不散乱,画面松鼠嬉戏藤间觊觎美味葡萄,使人感受到吉祥、喜庆富有情趣的轻松愉悦之态。
紫菱壶,以原一厂老紫泥作胎,为陆虹炜老师与已故省大师沈汉生创作于2005年,670CC大品,壶身由沈汉生大师铭刻“满堂君子雅集,四时清风拂拂”,反面刻绘山林风貌,雅韵盎然,意味绵长。
云肩如意壶,范建军老师选用原矿紫泥精制而成,泥色温润朴雅,造型端庄优雅,集贴、印、琢、塑、理于一身,从泥料、造型、工艺至神韵俱佳,呈现出一种纵向伸展的挺拔之姿。
汉君茶具,属陈洪平大师经典之一,包含一壶、两杯、两碟,采用原矿老段泥调砂制成,壶身陶刻出自一厂陶刻老艺人刘全洪之手,图案仅此一套不重复,十分难得。
此件如意泉壶,为史小明大师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原创设计作品,造型新颖别致,带有其鲜明的个人风格。整壶制式精美,意象非凡,既有古拙之味,又富有想象力与艺术感。
祝福壶,为惠祥云家藏之作,制作于癸巳年(2013年),以原矿紫泥为胎,500CC海量大品。竹、蝙蝠、桃都是饱含美好祝愿的吉祥元素,此壶将三者融于一器,构思精巧,寓意美满。
蚕桑壶,何挺初十余年前所制,采用原矿老段泥作胎,泥色内敛,质朴无华,历经岁月沉淀而具浓厚老味,整器对自然物象的描摹极为精细,师法自然而不拘泥于模仿,将桑、蚕无缝衔接地融入紫砂造型之中,蚕虫啮食桑叶的蚕痕、桑叶被啃食后的痂痕等几可乱真。
元乐壶,两位大师合作而成,周尊严大师做壶,国大师毛国强老师陶刻,两位大师之心境融于壶中,怀古高雅,大气旷达。此壶将诗词的意境、书法的飘逸、绘画的优雅、金石的质朴有机而生动地注入,使紫砂壶成为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绝佳载体,跻身于艺术珍品之列。
合菱壶,精选原矿底槽清作胎,泥质细腻,泥色明润高雅,娇媚可人。取菱花之形,生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片片优美的花瓣,整器张弛有度,圆中寓方,雅韵天成,尽显作者筋纹器之精湛工艺。
钻石提梁壶,为周定华老师选用原一厂老紫泥制成的方器提梁作品,把钻石的切割线条美运用到紫砂壶创作中来,自成一番趣味。此壶极尽几何之美,结构稳定,给人以刚劲、坚不可摧之感,恰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