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水墨画大师李奇茂捐赠300把紫砂壶
李奇茂捐赠的三百多把紫砂壶,年代从宋朝到近代,不乏价值超过千万(新台币,下同)的珍品,其中明末清初由“紫砂壶四大家”之一的时大彬,所制作的“紫砂梨皮僧帽大壶”,估计市价在两千万元。
李奇茂捐赠的三百多把紫砂壶,年代从宋朝到近代,不乏价值超过千万(新台币,下同)的珍品,其中明末清初由“紫砂壶四大家”之一的时大彬,所制作的“紫砂梨皮僧帽大壶”,估计市价在两千万元。
数百年的收藏历史,紫砂壶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的文化。在中国,紫砂壶是有灵性的。因此,收藏紫砂壶不仅仅是买一把好的壶,养壶也是紫砂壶收藏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养壶的过程更是散发着浓浓的中华文化的气息。
前不久,有壶友在某电视台的一期颇具收视率的节目中高呼:现在“丁山能找到的好壶越来越少了”,因为“纯手工”的壶越来越少了。此语一出,立即在紫砂界引起强烈反响。究竟什么是“纯手工”?使用了模具是不是就意味着开动了“复印机”?一把好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对于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专家学者、壶友藏家、紫砂工艺师、紫砂经营者等展开了深入而激烈的探讨。
紫砂壶的价格由多方面决定,如做工、名气,都能够影响一把壶的价格。大师级的作品,有拍卖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这种价格就超越其使用价值,而成为收藏级的艺术品,具有了纯粹的投资价值。而用于日常使用的紫砂壶,则是“平民价格”。两者相差之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数百年的紫砂历史长河中,陶都宜兴有无数的制壶艺人。其各个时期出现的名工、名人中,在制作技艺的创立与完善,原料材质的精炼与配置、造型外观的创新与改良、器表肌理的体现与装饰等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
子冶石瓢简洁大方,加上刻绘提升了整个壶的气势,加上程老师采用上等泥料精工制作而成,子冶石瓢,传统的壶型,在每个收藏者中必不可少的一把壶,实用及收藏!此壶限量款,喜欢就不要错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