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辨别紫砂壶的全手工与半手工

    全手工紫砂壶是指完全不借助模具或者使用很少量模具成型的紫砂壶。全手工紫砂工艺可以分为两种“拍打成型法”和“镶接成型法”;全手工紫砂壶和半手工紫砂壶最大的区别在于泥料的痕迹上.

    01/31
  • 紫砂壶的审美哲学:方与圆

    圆是最有弹性的几何形,它在紫砂壶的造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壶形都有圆的踪影。人们通常对圆形壶外形的基本要求是“圆、稳、匀、正”,甚至要达到珠圆玉润的地步。

    01/31
  • 紫砂壶的审美哲学:骨与肉

    回到子冶石瓢这个“客体”,它是怎样给人“骨力”之感的呢?我觉得关键就是内在的整体骨架要清晰。因为骨是生命和行动的支持点,表现出内部的坚固支撑力,给人坚定的力量。

    01/31
  • 正确认识选购紫砂壶的(30)个误区

    在紫砂壶知识方面有许多知识在壶友中口口相传,也很多在网络上流传,但这其中是龙虾混杂、真伪难辨,甚至有些伪科学被广泛的传播。在我看来紫砂壶存在以下这些方面的误区,当然还不只这30个误区:

    04/17
  • 紫砂壶中国美学的运用:虚与实

    其实,紫砂壶中的虚实结合还不仅仅表现在器型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对照上。更有趣味的是有些高明的工艺师通过创造形象的“实”来引起我们观者想象的“虚”,比如我们看到古代工匠在设计鼓架时就别具匠心。

    01/31
  • 紫砂壶正确使用方法与保养

    很多人都喜欢用紫砂茶壶泡茶,但是有些茶迷、壶迷末必懂得日常保养的基本方法。尤其是上品的旧壶,若护理失当,则浪费或破坏了它的优点。

    04/14
  • 全手工紫砂壶制作过程图解

    全手工紫砂壶制作过程图解

    08/02
  • 选购紫砂壶的几点建议

    紫砂泥料是紫砂产品的必要条件。其实,去过宜兴的人都知道,做壶人手头上的储备泥料非常之多,明代到现在用的泥料只占储量的一个零头,关键问题在于其不可再生。

    01/30
  • 紫砂壶窑炉的演变历史

    紫砂壶从明代中叶起就开始用匣钵(俗称掇罐)烧成,这与上述紫砂壶自明代起因饮茶方法改变,制壶发生历史性转折相关连,以防止产品表面发生火刺,色泽不称等缺陷。

    01/30
  • 什么是紫砂壶的砂胎包锡?

    在紫砂茶壶上包裹一层锡皮,称锡包或砂胎包锡,这种风格曾在清代道光年间有过短暂时间的流行。

    01/30
  • 怎么鉴别不同年代紫砂壶?

    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紫砂壶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01/30
  • 宜兴紫砂壶制作工艺解析

    紫砂泥可以单独制成坯用泥料,与其它陶瓷坯料相比,具有加工工艺简便的优点。然而,泥料颗粒的粗细,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制成的紫砂壶产生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和不同的内在性能。

    01/30
  • 什么是紫砂壶的窑变?

    选择一把上好窑变紫砂壶,就如选择大自然中的奇石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色彩的过渡自然程度、颜色的丰富多彩、色彩的稀有程度。

    01/30
  • 北京紫砂名家作品现场交流会圆满成功

    1月14、15日,北京马连道茶城三楼天月名壶馆举办的宜兴紫砂名家作品现场交流会圆满结束。

    04/17
  • 宜兴紫砂壶花货艺术的演变

    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紫砂壶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01/29
  • 怎样辨别化工壶与代工壶

    “代工壶”就是请“枪手”代替所做的名家壶。对“代工壶”,一般人比较难辨别。大师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含量,他们做的壶,会很好地体现出“精、气、神”的高度合一,而普通消费者,刚接触紫砂,很难分辨是否代工,就需要到诚信的商家那里选购,才更有保障。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