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制作工序四大过程
首先是从矿中挖泥,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生泥出来后需天然分化,然后破碎、碾细,并用60目筛子筛选;再手工或机械练泥。手工练泥很辛劳,后来改用雷蒙机,但用机器轻易损伤泥料。
首先是从矿中挖泥,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生泥出来后需天然分化,然后破碎、碾细,并用60目筛子筛选;再手工或机械练泥。手工练泥很辛劳,后来改用雷蒙机,但用机器轻易损伤泥料。
所谓灌浆壶就是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就变成很细的泥浆,然后再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茶壶了,没有工艺可言。灌浆壶用的泥料目数细,无颗粒成分,还掺有较多的玻璃水。
紫砂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胥出自然的称“暗接”。如汉扁壶把,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形成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紫砂壶以完善的功能美,主体造型的视觉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关键在附件与主体的配置,壶口、壶盖的配置,壶嘴(流)的形制式样、底足结构的处理,壶钮(的子)的大小比例,壶把端握舒适程度等。
2012年东京中央春拍将有1800多件精品呈现,将首次推出楹联、文房拍卖专场。2月6日至8日在上海花园饭店预展。 楹联专场收录了100余幅名家楹联作品,值得关注的有黄宾虹篆书七言联、郭沫若七言诗对联。还有执政大臣刘墉的行书七言联,翁同龢的楷书五言联等佳作。 近代书画方面,特别推介日本雪江堂旧藏专辑。雪江堂是1963年由西园寺公一(1906-1993)创立,并用其夫人西园寺雪江的名字命名。新中国建立后,西园寺公一一直从事中日友好工作,是日中友好协会创始人。雪江堂收藏,成为日本最受关注的齐白石画作
去岁金秋,澄智堂雅集,有油画家李忠良、张顺川,国画家梅若,竹刻家黄宏疆、徐竹表,书法篆刻家徐云叔,工艺大师杨留海等艺术名家相聚一堂,品佳茗、赏艺品,笑谈艺事趣闻。当谈起当今书画大师陈佩秋先生已年届90高寿,精神不减,眼不花、手不抖,照样出佳作,大家都觉得很了不起。此时,吴真勇先生建议为陈老做纪念壶,以资祝贺,得到众名家的支持,并即联系谢定伟先生向陈老请示,不料陈老非但应允,还一连画了10张形态不同的梅花小稿,有写意的,也有勾线的等,雅而精致,又写了“松柏寿”、“福寿”、“长乐寿”等5幅字稿,供刻壶选用,令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房暗星,以其独特的手法和娴熟的技艺,制作珐琅彩紫砂壶,雍容华贵,精美绝伦,别具创意。 珐琅是一种玻璃质的釉料,由石英、硼砂和一些金属氧化物等混合,研成粉末,用釉料调和,然后就像画油画一样,施于紫砂壶胎体外,经高温烧制而成。珐琅彩紫砂壶,画面清新亮丽,富丽堂皇,永不磨损。房暗星制作的珐琅彩紫砂壶,无论从料、型、工艺、彩绘图案等方面都创造了当今珐琅彩紫砂壶制作艺术的高水平高品质,充分展示了宫廷御制珐琅彩紫砂壶的文雅、精细、经典、古朴、实用的特性,达到了雅俗共赏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