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地方海事部门于去年9月建成了主航道智能化监控系统,在所辖主干线航道锡溧漕河(宜兴段)及芜申运河(宜兴段)卡口航段、事故多发航段、通航密集区、港口作业区、湖泊等,设置了23个电子监控点
近日中午,一艘芜湖船舶在锡溧漕河五洞桥水域船体硌破,大量进水。15分钟后,海巡艇就迅速到达现场组织抢救,两个多小时后,航道就恢复通航。“发生事故一旦不及时处置,航道可能会堵上好几天。”宜兴市地方海事处工作人员介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航道险情,要归功于去年建成的主航道视频监控系统。依靠该系统,今年以来,该海事处已及时处理此类险情30余起。
据悉,我市水运主航道主要为锡溧漕河、芜申运河两条。其中,锡溧漕河宜兴段是苏南地区最繁忙、最重要的航段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该航段每年担负着我市社会运输总量的60%、约4000多万吨物资的进出。前些年,每到运输旺季或枯水季节,锡溧漕河都不可避免要发生周期性“堵档”,其主要原因就是一些险情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置。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地方海事部门于去年9月建成了主航道智能化监控系统,在所辖主干线航道锡溧漕河(宜兴段)及芜申运河(宜兴段)卡口航段、事故多发航段、通航密集区、港口作业区、湖泊等,设置了23个电子监控点,实现了重点航道关键部位视屏监控“全覆盖”。监控系统投入运行后,不仅可及时发现险情,方便海巡人员快速制订处置方案,组织救援,还解决了过去主航道运输船舶发生航行事故无法保留现场,难以调查取证的难题。此外,该系统还可通过语音通信、短信或可变情报板,发布各种天气、水情、航道信息等。
据悉,系统自去年建成以来,得益于及时的监控预警和有效处置,相关主航道未发生一起“堵档”事件。目前,海事部门正着手视频监控平台优化升级,计划整合海事现场监督业务管理、船舶信息、海事行政服务等管理系统,并与无锡、江阴等周边海事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区域航道通航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