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窑火对紫砂壶发茶性的影响

    窑火,是紫砂成品中的一个关键门槛。老厂紫砂,隧道窑也成了一个把关的重点,可以说,凡是可以从隧道窑完整出来的壶,在发茶优越性上有着一定的保障。

    06/12
  • 浅谈紫砂壶花货装饰手法

    紫砂壶中除了具有传统意义的光货之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花壶,花壶的创作原则大多有两种:一是运用提炼取舍的简化手法,将自然界的形态加以修整精炼而成……

    06/12
  • 紫砂工艺|乾隆:朕的审美就是这么的富丽堂皇!

    乾隆的审美则脱离了高冷,喜爱喜庆热闹、富丽堂皇。正是乾隆这一独特的审美,也让紫砂装饰工艺中的描金在清乾隆时期盛行开来。

    06/12
  • 喜大普奔!顾景舟珍贵采访视频曝光!

    这是一条非常珍贵的视频,由台北《紫玉金砂》杂志社总编辑黄健亮先生带来,在《宜兴紫砂珍赏》新书发布会上现场播放。

    06/12
  • 扬子、黄圣依夫妇130万结缘吕俊杰大师《忆江南》

    2019巨力春拍,杨子、黄圣依夫妇情迷紫玉金砂,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吕俊杰结缘。

    06/12
  • 中青实力派桑建军《周盘提梁》

    桑建军老师以筋纹器见长,此款周盘提梁壶,采用原矿底槽清制成,色泽古朴,提梁自壶体肩部延伸,与壶流筋纹相应,宽宏大气。整器圆润而不失刚劲,形式典雅,经得起长久玩味。

    06/11
  • 宜兴紫砂实力名家桑建军作品《周盘提梁》

    桑建军,1976年出生于宜兴陶艺世家,师承名家李卫明,中青辈实力派陶艺家。从艺多年,作品主要分享新马台,以台湾为主要市场,专注全手工方器与筋纹器,所制作品深受国内外藏家青睐。《周盘提梁》壶,周盘作为经典器型之一,其盖钮至壶身,均分为六瓣,筋纹勾勒壶体饱满、匀称,壶盖为六瓣梅花,各处转折角线清晰明确,气韵贯通。桑建军老师以筋纹器见长,此款周盘提梁壶,采用原矿底槽清制成,色泽古朴,提梁自壶体肩部延伸,与壶流筋纹相应,宽宏大气。整器圆润而不失刚劲,形式典雅,经得起长久玩味。

    06/11
  • 宜兴紫砂壶名家袁国强作品《月色菱花(贰)》

    袁国强,1970年出生于宜兴,201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90年代初师从张庆臣,后与亲弟袁小强又得到国大师何道洪的悉心指导,经刻苦钻研,技艺基本功扎实,尤以全手工见长。作品多以难度较高的菱花、方器、素器等为主,制作工艺精湛,稳重而朴实。

    06/11
  • 佛门陶刻家·厉上清《柱础》

    厉上清,男,1979年出生,2018年高工。先后师从果兴大和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先生,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乌峰先生。首届中国紫砂装饰大奖赛金奖获得者、宜兴市十佳青年陶艺家。所制作品风格清奇,自成一家,具有非凡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市场和紫砂收藏者欢迎。其诸多作品被国内十几家艺术媒体收录或连载,国家大型月刊《收藏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杂志,曾对其人其艺做过多次专门报道。

    06/11
  • 李碧芳《如意秦权》(毛国强满刻)

    泥色细腻,温和中正。壶型似秤砣,嵌盖微隆,一粒圆珠钮立于其上,盖上刻绘如意纹饰,充满了吉祥韵味和祥瑞意境。短流微微上曲,耳形壶把线条流畅,把、流与壶身衔接处均饰以如意纹,两观相宜,相辅相成,尽显庄重之美。壶身正面陶刻诗文“碧玉瓯中思雪浪,半壶清茗味回时”,字形空灵,铭文布局充满文人豪气;壶身另一面刻绘山水图,高山深林,山石重叠,近有一亭台,树影斑驳,繁而不乱,意境悠远。此壶将紫砂的美感与秦权的形态相结合,线条变化严谨,道法自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06/10
  • 实力派紫砂名家范志朋作品《全手竞梅清香》

    范志朋,1976年生于陶都宜兴,出生于紫砂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紫砂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学校毕业后就开始学习制作紫砂壶,跟随师父较为系统的学习传统紫砂壶的制作。擅长花器,作品主要以松竹梅为主。此壶造型别致,壶身呈梅桩造型,苍老虬劲。壶流、钮、把皆塑成梅枝状,宛若梅桩自然生成,增添了一份自然气息。壶身点缀一朵朵梅花,意韵清雅;梅枝弯成的壶钮,并以梅节和几朵含苞欲放的梅花相辅之,丰富了整个壶盖的装饰。壶流犹如向上生长的梅枝,蜿蜒盘曲;壶把连接处又有几枝小梅枝顺势延伸至壶身,把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独放骨气表

    06/10
  • 省大师、曹燕萍【龙玉韵(茶具)】精品典藏

    曹燕萍,1953年生于江苏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2016年 第六届),为国大师曹亚麟亲姐,197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何道洪学艺,跟随何道洪学习紫砂陶艺制作,由於何老师的精心指教和她自己刻苦好学,使她在成型制作技艺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6/10
  • 袁国强《月色菱花(贰)》

    袁国强,1970年出生于宜兴,201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90年代初师从张庆臣,后与亲弟袁小强又得到国大师何道洪的悉心指导,经刻苦钻研,技艺基本功扎实,尤以全手工见长。作品多以难度较高的菱花、方器、素器等为主,制作工艺精湛,稳重而朴实。

    06/10
  • 宜兴紫砂壶的嘴、把、的、足的处理手法

    宜兴紫砂壶的嘴、把、的、足的处理手法

    06/06
  • 省大师·鲍仲梅作品《多寿壶》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6/10
  • 繁忙的宜兴口岸

      连日来,宜兴口岸一派繁忙。目前,宜兴口岸共有5艘30标箱、1艘36标箱的集装箱船舶运输量。我市外贸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原辅材料及机电、陶瓷、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通过宜兴口岸上海航线实现天天开班,将“宜兴造”产品安全、便捷、顺畅地送达东南亚、中亚、欧美等国际市场。今年1至5月,宜兴口岸水运箱量达7832标箱,同比增长4%。图为日前繁忙的口岸集装箱码头。(本站记者 仇洪生 摄) 信息来源:宜兴日报

    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