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小军鱼跃龙门(绞泥)紫砂壶

    孟小军老师这把《鱼跃龙门》壶妙用历史典故,用绞泥工艺装饰的华美大气!壶身若合欢,一道棱线分割上下,一条红鲤鱼为壶钮,壶流若鱼嘴,壶柄若支棱的龙鳞,绞泥装饰一片片若鱼鳞散落,鲤鱼褪去鱼鳞长出龙鳞,一跃成龙!

    11/24
  • 周伯娟金奖《洗象》师承丁亚平、杨勤芳

    周伯娟老师现为国工,师承丁亚平、杨勤芳,擅长绞泥装饰技法。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这款《洗象》曾获第十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推荐壶友收藏!

    11/24
  • 国工周伯娟绞泥《思源》原矿紫泥360CC

    周伯娟老师现为国工,师承丁亚平、杨勤芳,擅长绞泥装饰技法。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此款《思源》壶立意新颖。整壶若六方井栏,点、线、面清晰明确,分割利落。壶底印章上方刻壶名,右钤“时在甲午年,于太湖西畔古阳羡,伯娟全手工制作”。周伯娟老师潜力极佳,推荐壶友藏用!

    11/24
  • 汤鸣皋-天禅紫砂壶

    汤鸣皋老师这把《天禅》线条流畅,泥质细腻,制壶精美,整器大方敦厚,古朴意味令人观之心喜。壶腹棱线修饰,底部若圆盘,宽和秀雅,肩至腹线条润泽,一气呵成。盖上如意纹点缀自然而巧妙,壶钮若倒放的花蕾,流把衔接自然。

    11/24
  • 汤先武还原烧

    什么叫多层次烧成 现在的陶器烧成,最普遍的是采用氧化焰烧成方法,其次是还原焰烧成。氧化焰烧成可以理解为燃料在供氧充分的情况下自然烧成,还原焰烧成可理解为燃料 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缺氧烧成。氧化焰烧 成一般都是用于大批生产的陶瓷制品,还原焰烧成大多是小批量生产的艺术类陶瓷。

    11/24
  • 国大师徐安碧-周盘【珍藏品】

    周盘壶,造型古雅,原矿紫泥砂感强烈,拙味浓厚。540cc壶体形制简洁大方,磨盘壶身敦厚稳重,圆盘壶盖层次分明,嘴把线条流畅润泽,整器称得上一个“雅”字,壶韵很是充沛。

    11/24
  • 黄丽萍石榴大提梁(薄胎)

    壶体为饱满大圆,三杈树桩提梁构筑虚空间,虚实相应独具审美特色。盖身贴塑立体的石榴枝叶,生动非常。盖上以一颗石榴果做壶的,果实成熟,丰硕莹润,兼之一截果皮剥落,露出内里晶莹剔透的石榴籽来,可不引人垂涎欲滴!

    11/24
  • 师承国大师顾绍培苏敏《玉香容》1把

    苏敏老师此黑泥《玉香容》泥色深沉,神秘、古拙,器型圆融,线条流畅,红泥壶钮造型立体,黑与红色泽搭配极佳。

    11/21
  • 宜兴紫砂壶已成为文化和品味的象征

    “一壶一世界”,紫砂壶正成为文化、品位的象征之一,在零售和收藏市场上左右逢源,价格不断上涨,很多藏家、高端人士以拥有一把大师名壶为荣。

    11/21
  • 孟小军《牛气冲天》花纹繁复而精美,制作工艺精湛

    《牛气冲天》壶,通身绞泥装饰,花纹繁复而精美,制作工艺精湛。卧牛为壶的,流与把以螺纹线条修饰,颇有动态美感。

    11/21
  • 汤鸣皋【天禅】-最后1把!!!

    汤鸣皋老师这把《天禅》线条流畅,泥质细腻,制壶精美,整器大方敦厚,古朴意味令人观之心喜。 壶腹棱线修饰,底部若圆盘,宽和秀雅,肩至腹线条润泽,一气呵成。盖上如意纹点缀自然而巧妙,壶钮若倒放的花蕾,流把衔接自然。整壶可以“自然”二字概括,“自然”也可谓是“天禅”的真意吧。

    11/21
  • 名家周伯娟鱼跃龙门提梁

    壶体妙用绞泥装饰技法,壶盖上绞泥若水纹波浪,翻卷起奋力跃龙门的鲤鱼;壶腹绞泥若云纹海涛,与线条曼妙的壶流相应。宽柄提梁雕塑双龙,合为龙门,与下方鲤鱼壶钮正好形成相望之势,神韵俱佳。

    11/21
  • 沈汉生高徒孟小军绞泥《金猴献瑞》国工

    孟小军现为国工,师从国大师、省名人沈汉生老师,对紫砂创作的领悟能力极高,其很多作品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是中青年工艺师中的潜力代表,《金猴献瑞》壶体圆硕饱满,壶钮为大小两只相拥的金猴,嵌盖至肩绞泥塑芭蕉叶,几点清釉若顺着叶柄滑落的水珠,清莹剔透,孟小军老师工艺精妙如斯!

    11/21
  • 沈汉生高徒孟小军绞泥《鱼跃龙门》国工

    孟小军现为国工,师从国大师、省名人沈汉生老师,对紫砂创作的领悟能力极高,其很多作品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是中青年工艺师中的潜力代表,这把《鱼跃龙门》壶妙用历史典故,用绞泥工艺装饰的华美大气!壶身若合欢,一道棱线分割上下,一条红鲤鱼为壶钮,壶流若鱼嘴,壶柄若支棱的龙鳞,绞泥装饰一片片若鱼鳞散落,鲤鱼褪去鱼鳞长出龙鳞,一跃成龙!

    11/21
  • 名家孟小军鱼跃龙门(绞泥)

    壶身若合欢,一道棱线分割上下,一条红鲤鱼为壶钮,壶流若鱼嘴,壶柄若支棱的龙鳞,绞泥装饰一片片若鱼鳞散落,鲤鱼褪去鱼鳞长出龙鳞,一跃成龙!

    11/20
  • 沈汉生高徒孟小军绞泥《牧歌唱晚》国工

    孟小军现为国工,师从国大师、省名人沈汉生老师,对紫砂创作的领悟能力极高,其很多作品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是中青年工艺师中的潜力代表,这把《牧歌唱晚》壶设计的十分巧妙——整壶若归家途中贪图凉爽浸在水中的水牛,牛背上的牧童摘下斗笠享受晚风,嬉笑逗乐,十分欢快。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