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中三款经典的“掇球”(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名人名作展厅里,陈列着三件“掇球壶”,分别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这三件造型有别的“掇球壶”,由紫砂历史上三位名匠所做,代表着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风格。

    03/16
  • 紫砂壶是一次烧成的吗?(关于整口)

    最近壶友问我的一个问题:紫砂壶壶口位置有圈或多或少的像砂纸磨过的痕迹一样,壶身很光滑,但是在到接近壶口的位置有圈或多或少的划痕,对光看的时候很明显,摸起来点毛,到底是怎么回事?

    03/16
  • 紫砂壶壶型规律(全)

    1,莲子壶(掇只壶) 莲子壶,壶形突莲子;又似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掇)在一起,故又被称为掇只壶。  香莲女史堆泥掇只壶(莲子壶) 邵大亨掇只壶(莲子壶)2,掇球壶 由莲子大壶转变的壶型,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且盖钮由扁圆变为标准球状。邵大亨首创。  程寿珍掇球壶 邵全章掇球壶

    03/14
  • 紫砂何来如此多的颜色?

    紫砂陶土产于当地小山丘内。丁蜀镇西北有两座小山丘,分别叫青龙山与黄龙山。青龙山是座优质的石灰岩山,用以生产的水泥及石灰品位优良。黄龙山的砂器,是相当优良的建筑用石料…………

    03/13
  • 那些似曾相似的壶型区分:掇球、掇只、莲子……

    最近常有壶有问,莲子、掇球、掇只、容天、潘壶是如何区分的,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03/13
  • 【详解】紫砂壶泥料目数“颗粒”

    紫砂泥的“目数”也称为“码数”,是形容紫砂泥料粗细的一个指标。紫砂泥料在开采后,经风化,除杂质,粉碎,使用筛子过滤后泥料的粗细,称为“目数”。这一个过程也叫“过目”。

    03/10
  • 紫砂壶圆器发展史

    宜兴紫砂圆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方器、紫砂筋纹器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演变、调整、发展,蕴育了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姿态万千的茗壶世界。

    03/09
  • 图解:松桩紫砂壶的制作过程

    紫砂壶,它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和工艺品,它的手工艺技术,十分的有趣,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爱喝茶,那么,好茶配好壶才是行家,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见识一下大师纯手工制作的三色松桩紫砂壶,成品超美的。

    03/06
  • 惊!原来传说中的风卷葵是这样做出来的

    相传风卷葵是清朝制壶大家杨彭年妹妹杨凤年所制,据悉虽然杨彭年自己是制壶高手,但当时的规定的是艺不传女,所以杨凤年刚开始对制壶一无所知,但有一次杨凤年只是想到作业坊拿把壶浇花……

    03/02
  • 图解供春全手工制作过程

    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壶。传说他姓龚,名春。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

    03/01
  • 图解:全手工紫砂壶鱼化龙制作的全过程

    鱼化龙, 即“鲤鱼跳龙门”的吉祥传说,紫砂界常以此题材进行创作,作为科举高中的吉兆物。紫砂“鱼化龙壶”为明代茶壶名家陈仲美所创,后经清代壶艺名家邵大亨改进,制成了活动龙首纽、龙尾把、卷浪波涛、鱼龙堆身的紫砂壶。

    02/28
  • 好紫砂壶,需要掌握六要素

    收藏市场中,藏友们对紫砂壶的喜爱可以用经久不衰来形容,有的藏友只是为了把玩看到外形较好价格适中的就买下来了,而有些藏友则注重紫砂壶的潜在价值愿意为了升值空间多投入资金…………

    02/17
  • 大师是如何制作紫砂壶的?

    紫砂陶始于宋,兴于明清,其艺术价值在当代获得了空前繁荣,成为“中国陶都”的象征,是宜兴最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72岁的顾绍培位列宜兴制壶大师TOP10,1958年就开始了学艺生涯,迄今已有58年。

    02/17
  • 史上有名的六十种经典紫砂壶名称及由来!

    紫砂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02/13
  • 从名家壶看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性

    紫砂壶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造型演变之后,最终趋向成熟,紫砂壶的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几何形、自然形和筋纹形。

    09/22
  • 手工壶区分细图讲解

    手工壶区分细图讲解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