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寄语
实际生活中,放弃别人眼中精美的自己,开始起航真正的自我,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但也很是意义非凡的抉择。所以,让自己的爱好自由飞翔。因为,爱好决定梦想,梦想决定行动,行动最终将决定你的命运。
实际生活中,放弃别人眼中精美的自己,开始起航真正的自我,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但也很是意义非凡的抉择。所以,让自己的爱好自由飞翔。因为,爱好决定梦想,梦想决定行动,行动最终将决定你的命运。
我觉得紫砂学艺是分几个阶段的,当一个人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初学的时候,你这双手比较好,脑子里比较简单,着重打好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你提高一个层面,就是做更高档的作品;再上去一步的话,你就必须会“仿古复制”,要真正能继承前人的积累,这对自己的技术该说是会有极大的帮助。而且你必须要会全手工做活,这个全手工的功力,是比较神奇的。
顾景舟,在四○年代末期常往来宜兴、上海之间,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顾景洲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
我与先生李昌鸿,在上世纪50年代共同走上了紫砂艺术道路,于1955年拜师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门下学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紫砂艺徒、首届紫砂接班人。恩师对紫砂艺术的执著和严谨、对紫砂文化的推动和弘扬、对紫砂人才的培育和教诲,近60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俩的紫砂人生。
吴亚平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专家学者协会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宜兴紫砂分会副会长,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阳羡吴文化分会副会长。
季益顺经过30多年的工艺制作和创新设计实践,从学艺苦练基本功,经过成长中的充实提高,逐步到成熟,在不断努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在紫砂艺术领域中的表现,确实像张守智教授对他的评价那样:“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工艺精湛,在当代紫砂陶艺同仁中,独辟蹊径。”
吸收的同时,曹婉芬也在不断地探寻属于自己的方向。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她开始尝试着以自己的思路创新作品,“壶艺掇英”组壶就是一个大胆的构思,她将紫砂历史上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收集起来,重新塑造。供春的“树瘿”壶,时大彬的“僧帽”壶,邵大亨的“掇只”壶……都浓缩在多宝阁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国际陶瓷大奖赛中得了二等奖。
2013年10月26日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凌锡苟逝世,享年73岁。凌锡苟,又名一兵,1940年4月生,艺名陶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58年开始从事陶业生产;1964年调到宜兴陶瓷公司新产品设计室,广泛交友,接触书画家、雕塑家,参加省和全国性的大型展览布置设计和创作工作;1986年任宜兴建筑陶瓷厂技术科长、设计室主任,设计楼毫、亭、建筑装饰陶瓮件,成果丰硕,其作品表现手法多样、形式多变,造型生动准确,从艺期间其创作的作品无数,均被藏家壶
一直以来,胡洪明以紫砂材质为载体,专攻金银丝镶嵌的装饰技法,并大胆借鉴工艺美术中的姊妹艺术,从商周的青铜器、汉唐漆器、古钱币、玉器等图纹造型,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使紫砂壶既保持传统,又显时代气韵,形成了堆、雕、捏、塑、嵌相交融的多种装饰技法,使作品精美华贵、高雅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