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紫砂陶工艺传承的思考

    ---史俊棠  —对一次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 近年来,丁蜀地区一带学做紫砂壶吃紫砂饭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学习紫 砂的动机、合格紫砂人的标准以及对当前紫砂业的看法如何?为此,我设计了一 份问卷调查。就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十五个提问选项。接受调查的是丁蜀成校本 次职称培训班中的102

    08/21
  • 潜洛紫砂器窑址的新发现

    ---徐立     潜洛,地处蜀山之北、氢河之旁,解放前是蜀山到宜兴县城的必经之地。据宜兴县志记载:"潜洛历史上一直是普通紫砂茶壶的生产地,与上袁村齐名,并被称为'艺人之乡'。"近年来一直是生产大众化紫砂茶器的基地。 2005年8月

    08/21
  • 紫砂韵

    ---张琪你流线型的壶身勾勒出高雅,你凝重的紫砂色显示出古风神韵,你温润细腻的触感流露出禅意。你高深却不玄奥,你透彻却不圆滑,你平淡却不阴郁。 我慢下急切的脚步,放下急躁的内心,静静地感悟你。 宁静致远 曾以为制陶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扶住泥胚,手指不断地修饰雕琢,亦须遵循规律,循序渐近,以求作品的尽善尽美。反复尝试几次后终于觉得不耐烦,便草草了事,更不愿再静下心来耐心重做。 偶然听得制陶人一席话,忽然顿悟:制陶的过程其实便是人生的缩影。生命的最初也只是一个泥胚,若心

    08/20
  • 听紫砂在歌唱

    ---丁宁 一只小小的茶壶摆在我的面前,温润的暗紫色,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金色颗粒,静静地散发着紫砂特有的光泽。闭上眼睛,我仿听到它在歌唱,低沉而悠远的歌声,回荡在我的耳旁,但我不得不承认,我不太理解。 我可以碰它吗?我抬头问站在身边的父亲。 当然,爸爸用一种慈爱的眼神看着我,嘴角泛出一丝笑意,送给你的,考上实验中学的礼物。哦,太棒了! 我很早就想拥有一只自己的紫砂壶了,看到爸爸用茶壶喝茶,常常羡慕不已,偷偷抿上两口,感觉好极了。现在,我终于真正地有了一

    08/20
  • 飘香紫砂

    ---姚嘉慧   当我执笔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心中不由自主地一阵激动。是啊,我从小生在这片陶的故土,怎能对紫砂不产生一种感情? 我出生在陶都—宜兴,又生在一个全家都做紫砂的"紫砂世家",对紫砂有着一种说不清,扯不断的感情。 我的奶奶是紫砂工艺美术大

    08/20
  • 红色瓷器红色宜兴

    ---王婷人间珠宝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陶瓷行》 不喜欢吟诗作赋,却偏偏记下了清代汪文柏的《陶瓷行》;不喜欢收集玩物,却偏偏钟情于家里的两盏紫砂茶壶;不喜欢研究历史,却偏偏徜徉在《紫砂史》中久久难以忘怀。似乎一切的意外都发生在我的身上,而我感谢这些意外,感谢意外之中的紫砂。 常常享受泡一壶茶捧一本书的意境,颇如陶渊明超然物外般的洒脱和惬意。望着慢慢舒展开来的茶叶,隔着紫砂壶就能想像它们是怎样在飘扬,这时的我仿佛沙滩上捡贝壳的孩童,每一颗都有历史的痕迹,每颗都有新鲜的气息。

    08/20
  • 裴松琴记我与紫砂

    ---裴松琴 紫砂,有着渊远的历史,自古代康熙年间宜兴紫砂便响誉大江南北(特别是宜兴的紫砂壶)前两日有朋友从扬州来我处游玩,临走时指明要带上我们宜兴产的紫砂壶作为纪念品,他说:一来是你我友谊的象征;二来也是对宜兴紫砂工艺的敬仰……。 我家住在王府,说来也算是个地道的宜兴人,可对宜兴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只是依稀记得五岁那年,家里有一只紫砂壶,放在壁橱的第二层柜子上,壶身上雕刻有一丛兰花和两只小鸟在上面,煞是好看(别看我小,脑子还是蛮灵活的)端上一张小哈八椅,哪哪歪歪就爬了上去,刚伸出手

    08/20
  • 闲话紫砂

    ---潘静前几天有位朋友问我:喜欢紫砂吗?我随口答道:当然喜欢啊! 其实在我,喜欢和精通完全是两码事,就像我也喜欢芭蕾,却并不懂行一样,因为对于高雅的东西,我找不到不喜欢的理由。 更何况我是个宜兴人,走到哪儿都和紫砂脱不了干系。 常常是这样,去外地旅游,和当地人聊天,每当我说起自己是宜兴人,对方便会说:啊,宜兴,我知道啊,那里的紫砂壶很有名!每次听到别人这样说,心里便会很爽,很为自己是宜兴人而自豪。但也有意外的时候,一次碰到个老外,他告诉我他来自美国纽约,我便告诉他我来

    08/20
  • 父亲、女儿和壶

    ---秦雨 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经做了妻子和母亲的她,开始喜欢把玩这珍藏在身边十多年的茶壶,并懂得欣赏起来:壶型古朴苍健,色泽圆润古雅,线韵流畅自然,壶身上那一朵盛开的腊梅,尽情地渲染着生命的烂漫。每一次抚摩着壶,她就感觉到如同抚摩着父亲温暖的双手,仿佛看到父亲在旁深深地注视他,通过壶儿,向她传递着温暖和力量。在氮氢的茶香中,她的回忆总是那样清晰而绵长。 爹,我们明天要去铜官山春游,我想买一个塑料热水壶,带去喝水。从小就懂事的她第一次吞吞吐吐,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向父亲说道。她知道做短工

    08/20
  • 紫砂名家可书记玩壶杂谈

    ---可书说起玩,自然想到玩物丧志,其实不然。花不可无蝶、山不可无泉、石不可无苔、水不可无藻、人不可无好,如渊明爱菊、羲之饲鹅、东坡痴砚、米颠拜石……玩物也可尚志,看如何玩法。 玩壶之玩非其他,只指观赏、把玩、品鉴,即在观察、欣赏和泡茶使用过程中享受紫砂特有的韵味和逸趣,做到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在了解、鉴定、收壶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这些知识融矿物、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及茶文化于一壶,所谓寓学于乐,此为精致。 物出天然才见真机,紫砂壶素面素心、合乾坤、归五行、集方圆。以制壶论

    08/20
  • 紫砂雕刻名人奚邦文扎根宜兴

    2006年,奚邦文离开家乡,来到我市丁蜀镇一家企业打工。一年后,妻子也从老家过来了。凭着原有的美术基础,他很快就学会了在紫砂壶上雕刻。随着技艺的日渐娴熟,他辞去了厂里的工作,专门承接刻茶壶的生意...

    07/31
  • 紫砂壶名家季益顺助残捐赠仪式在京举行

    7月27日下午,季益顺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仪式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邢建绪,工信部副司长高延敏,我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中平等出席捐赠仪式。

    07/30
  • 朱龙强红心猕猴桃

    在新庄街道茭渎村“红心猕猴桃园”的百亩土地上,一个个鸡蛋般大小的绿色毛果在七月热风的吹拂下,摇晃着身姿。看着这片绿地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喜悦之情洋溢在朱龙强的脸上。

    07/13
  • 云扬斋自述

    吾云扬斋主人,荆溪、阳羡(宜兴古称)人氏。出身寒门,农夫之子,田舍蓬户。然父母目不识丁,世代不闻书翰之香,幼年居住于阳羡西溪之河畔。

    04/17
  • “茶老板”王道坤的创业路

    在宜兴茶产业发展中,这几年盛道茶业有限公司“掌门人”王道坤算是个“人物”。至今,他当“茶老板”已有10年,不仅培育出“盛道牌”这个全省知名的茶叶品牌,而且还把山旮旯里一个濒临倒闭的破旧茶场,“摇身”变成省级现代化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胆大、精明、敢想、敢闯,一些了解王道坤的人都这样评价他。10年前,王道坤在西渚镇横山村租下600亩茶园和3000亩荒山的经营权,当年不但没有获利,反而亏了20多万元,他一下子就背了50多万元的债务包袱。当时他就想创业难免要缴点“学费”,亏损不怕,怕就怕创业途中不敢创新,找不到

    04/07
  • 喝茶的八大误区

    一、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二、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三、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