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华·青瓷四小龙之“仿古王”

    青瓷,周华,青瓷四小龙

    09/15
  • 张博·千峰翠色,复活青瓷秘色

    烧制了千年,又消逝了千年。这句话,说的就是代表着青瓷最高艺术水准的越窑。而越窑工艺的最高水准就是“秘色瓷”。                                                     

    09/15
  • 一片幸运的三叶草被带上太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龙泉青瓷文明第一次登上太空5月29日下午,新一代载人飞船实验船返回舱开舱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当中有一件为龙泉非遗传承人李震先生的作品——龙泉青瓷三叶草燔瓷香插,作为香文化器类的一种,首次搭载中国长征五号新一代载人飞船环游太空。这是迄今为止,龙泉青瓷文明第一次登上太空,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登上太空的龙泉青瓷回来了8月9日上午,“全球首次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环游太空龙泉青瓷作品”捐赠仪式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行,一起捐赠的还有长征五号B

    08/10
  • 铜器丨铜器会让家更有温度

    现在的家居环境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书房氛围带来的愉悦感,邀约三两好友畅谈天地,品茗赏画,书房成了社交娱乐的场地。宋人曾曰:明窗净几,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取古人妙迹图画,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佩玉,不知身居尘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文中的“摩挲钟鼎”,指的就是把玩古铜器。在铜文化的推崇下,古代甚至发展出专门的“瓶供”之学。据说古铜器年代久远,接受的地气很深,用这种器皿养花,竟可以增强

    08/07
  • 神奇的红茶鼻祖——“桐木关”

    杯红茶曾经引发一场战争。杯红茶背后就是一段深远的历史。了解红茶的历史能更好地品味红茶的香醇,现在就让我们揭开红茶的神秘面纱。正山小种是一种带有浓浓烟熏气息、味道浓烈的红茶,产自福建桐木关一带,正山小钟也称“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正山小种红茶在制作方法上较一般工夫红茶在发酵后还多了一道锅炒动作(目的在于终止茶叶发酵,使茶汤颜色更红亮、滋味更厚实),并以松烟熏焙烘干,从而形成正山小种独树一帜的浓浓烟熏、桂圆香气。优质

    08/06
  • 茶叶世界的入门手册——中国六大茶类

    中国六大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整体而言,中国还是绿茶的天下,种类最繁多,毕竟江南自古善于自我营销,众才子佳人纷纷代言,抢鲜喝上一杯春茶在古代是皇帝也要附庸的风雅。如:龙井茶、碧螺春、六安瓜片等;黄茶像不出世的高人,据说爱她的人也很神秘。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红茶是位富有魅力的小姐姐,可高贵可亲民,如今红遍了全世界。如:闽红、滇红、祁门红茶;乌龙茶最考验工夫,精美诠释了中国人对食物的耐心和讲究。如:武夷岩茶、凤凰单丛、东方美人;白茶

    08/03
  • 静坐思禅 自见清净

    紫砂雕塑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可以是人物肖像、历史故事,也可以是神话传说、生灵瑞兽……而佛像则是紫砂雕塑中的传统主题,有着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紫砂艺人们通过临摹、学习和借鉴寺庙、石窟、壁画中的佛像造型进行再创作,用紫砂泥制作出风格独特的佛像作品,展现出佛学教义所包含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紫砂佛像的创作是采用圆塑手法,并恰当的运用紫砂泥片成型、捏塑成型、印制成型、贴塑成型等技艺技巧,把握典型性的形象,创造拟人化的情节,艺术的提炼、强化佛像的精气神,有着与木刻、石刻佛像完全不同

    07/31
  • 建盏的守护者与清道夫——孙建兴

    1981年,孙建兴让失传干年的建盏技艺重现人间,并成功研制出兔毫、油滴、曜变、玳瑁等近30种建盏。在建盏市场日益鼎盛的今天,他又为建盏市场的乱象鸣不平,成为建盏市场的“清道夫”。在宋代,建盏的地位非常高,是御用茶盏,也是风靡全国的第一茶器。建盏的制作工艺难度较大,从选瓷矿到烧制成功至少要经历13到工序,然而这13道工序历时却又良久。凭着对建盏的热爱与为民族文化做贡献的热忱,孙建兴带着团队克服了环境艰苦、资源匮乏等种种难关。在恢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07/30
  • 石屏山樵的造物哲学 | 淘壶人记

    越窑秘色之美,强调色彩和线条的流动性。无论是葵口还是莲瓣,其釉色之雅,间乎色彩和线条在流动中欢畅,在贴近道心处逍遥,像道德经里的水一样,极简之余仿佛被时间化、节奏化、流动化,这是你能将石屏山樵越窑器握在手里触摸和使用之后的体会。“石屏山樵”方成哲方成哲,号石屏山樵,是杭州的陶瓷手作匠人,更多是我们的朋友,一起吃喝玩乐,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器物是被使用的,器物的实用性归根结底是为着舒适,而舒适,说到底是一个很主观的词汇,包括老方给人的印象。他的造

    07/29
  • 【宜收藏 ——剑瓷龙泉】之兰宗民

    龙泉,山水清明之地。“诗画江南最高峰,烟雨瓯江第一城”,作为著名的中国青瓷之都、中国宝剑之邦,龙泉自古人文昌盛,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陶瓷界唯一的世界“非遗”——青瓷,自古以来享誉盛名的国家级“非遗”——宝剑,是龙泉人祖祖辈辈的骄傲。龙泉宝剑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坚韧锋利、刚柔并济、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成为“中华第一剑”。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其中“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宋代五代名窑。

    07/24
  • 银壶丨40万次的敲打,成就一壶芳华

    泡茶的茶壶种类繁多,如今有瓷壶、铜壶等,银壶却很少见到,尤其是手工锻造的银壶。过去有种说法,“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银壶技艺,相当古老,兴盛于唐朝,在日本传承了下来,国内却渐趋衰落。其制作工艺由补锅技术演变而来。银壶还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用来泡茶有益身体健康。按照传统技艺,打造银壶选用的是纯度较高的雪花银,采用的是“一片造的制壶方法。所谓”一片造“,就是将一块银锭慢慢敲打延展成一块银板,不用熔接、灌模,完全依靠手工敲打

    07/23
  • 余建大品瓷瓶——《篱菊先开不待霜》

    青花,是在白瓷胎上用金属颜料钴图绘,然后施以透明釉,通过高温烧制的一种青蓝颜色图饰的釉下彩瓷。青花是单一的颜色,但有深有浅,层次丰富,晕散自然,虽简朴而华美,但单一复杂,明净素雅。十分具有中国画墨分五彩的艺术效果。此瓷瓶名曰“篱菊先开不待霜”名字呼应胎体画面,诗意、高古。罐高43cm,径宽20cm,口径16㎝,折底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直腹直至折底,器型整体为青花纹饰。此瓶由瓷土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合成,胎骨较白,稍含灰,

    04/22
  • 红学家冯其庸眼中的顾景舟 | 1982年珍贵资料

    冯其庸谈顾景舟的制壶艺术冯其庸除在传统文化和《红楼梦》的研究上有诸多贡献外,冯其庸先生对于各类艺术一直有着兴趣,如他与紫砂壶艺名家顾景舟半个世纪的交情也为人称道。据说,顾景舟多次欲赠亲手制作的紫砂壶作为朋友之谊,但冯其庸一再婉谢,并说,“顾老啊,拿你的壶,就像夺命,我于心不忍。”《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以冯其庸《记陶壶名家顾景舟》一文重温两人的至交情谊。去年(1981)我到美国讲学,参观旧金山博物馆时,看到展品中有两件中国江苏宜兴的陶壶,其中一件标明是明代名手时大彬制的。我

    04/14
  • 建盏——茶人的身份象征

    建盏——茶人身份的象征建盏由来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建盏为宋时皇室御用茶具,因产自宋建州府建安县——建窑,故称为建盏。它是黑瓷之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争奇斗艳的时期,也是闽北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以生产黑釉器“建盏”(俗称“兔毫盏”)为代表的建窑更是异军突起,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享誉海内外。建盏中最为珍贵的一类是曜变建盏,其次是油滴建盏。仅存于世的四件曜变建盏与南宋油滴天目碗被

    04/13
  • 为什么说书房的案头需陈设一件铜器?

    现在的家居环境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书房氛围带来的愉悦感,邀约三两好友畅谈天地,品茗赏画,书房成了社交娱乐的场地。那么理想中的书房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大概很难准确回答。宋代人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描写了一个家中友人聚会的场景:明窗净几,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取古人妙迹图画,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佩玉,不知身居尘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除了焚香、挂画、赏玉、玩砚,文中的“摩挲钟鼎”,指的就是玩味古铜器,体验古代文士的

    03/30
  • “汝官钧哥定”哪种瓷让马未都吃过亏?

    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过,他北京古玩城看见一个瓷器,漂亮至极,但是嫌贵没买,但卖家一女的,抱着孩子要他发发善心,所以他就买了。买了以后,他当时拿着几张报纸一裹,就搁在书包里背着,书包是借的,背着到马路边上打车一伸手,那背包带儿从扣里褪出来,“吧嗒”就掉马路牙子上了,摔完他心都碎了。从那以后,他就长教训了,做这类事都特别小心。用他的话说:“一件东西度过那么长的历史,甭管是二百年还是两千年,对你一个个人来说,都是很长的时间了,如果你稍微不留神,把它伤害了,真是愧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