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的文人化趋势

    今后我们把玩一把壶,可以从诗书画印壶结合起来,壶作为一个载体,综合体展现出来,当然,壶型的设计和选择,要贴合所要表达的意思。

    04/14
  • 曼生壶赏析

    曼生壶在我国紫砂工艺史上独树一帜的奇特现象,历经200年沧桑变换,流传至今,早已是凤毛麟角。

    04/14
  • 紫砂审美

    紫砂壶自明清以来,历经数百年之历史风云变幻,饱经沧桑而魅力不减;在物质生活越发丰盛的今天也越发受到行行色色的壶友茶迷之热烈追捧,然而除了壶之载体的‘料’本身之外,赋予壶生命与灵魂的‘工’(工艺美术)无疑是最最重要的,壶的价值也往往在这方面表现得直白无遗。

    04/10
  • 从曼生壶看文人对紫砂工艺的影响

    在紫砂文化史上,文人对于紫砂工艺施加影响,最为重要、最有意义的表现形式,莫过于清嘉庆年间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创作“曼生壶”。

    04/04
  • 现代紫砂艺术

    紫砂茗壶是以特殊的紫砂材质精制而成,具有一定的制作技巧和审美标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注重作品内涵,形成百品竞新的现代紫砂壶艺术,名师新秀,各擅胜场,显示作者品格特征和紫砂文化,吸引着海内外名阶层人士的向往和倾心。

    03/31
  • 潘持平谈方壶

    角线的处理:一般形容方壶的词汇总是刚劲、挺拔、端庄大度、规整有力,就像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汉。而方壶的角的处理是表现茶壶气度的重要因素。

    03/31
  • 紫砂壶的真正价值

    紫砂壶与茶唇齿相依,泡茶的功能才是紫砂壶的真正价值所在。一味地将紫砂壶价格哄抬上去,让它离开茶桌变成只可远观而不可把玩的藏品,才是紫砂壶的悲哀。

    03/31
  • 紫砂壶的风格品位

    关于紫砂壶的风格品位是与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共通的。紫砂艺师根据可塑性极好的泥料,随心所欲地捏塑出各种造型的制品,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另外在同一时期的艺术师们可以制造出品位不同的作品,那些只有具备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才可称得上艺术层次的上层之作。

    03/24
  • 论紫砂套壶中主体与修饰的造型关系

    紫砂组合套壶因为存在主体与修饰互补性的艺术语言表达,故此它所塑造的紫砂艺术形象往往更为丰富多彩。

    03/21
  • 闲说文旦壶来源

    今人所谓的“文旦壶”,较之西施壶,身筒略为收紧些,也略高些,其他如:倒把、短椎流、截盖、乳头形的壶扭等造型要素和西施基本一致。

    03/19
  • 西施壶溯源

    “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

    03/19
  • 玩壶藏壶

    作品壶,不管是新手,还是高师,他们的作品应该是有收藏价值的。至于选择的标准应该有两个,一是看作者的品德,二是看自己喜欢不喜欢。品德不好的作者,恐怕他的作品也不会给更多的人美感,而更多的人不喜欢,升值的空间也就不大了。至于不喜欢的东西,收就更无益了。当然,兴趣是虽着知识提高的。发现美,发现精品需要自己多提高自己的修养。

    03/17
  • 紫砂光货与花货之争

    花货精工细描、光货简单大方,所以造型孰优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光货与花货各有工艺个性或艺术审美特点。

    03/12
  • 品读陈宏林陶刻的审美意趣

    陈宏林是当代实力派陶刻家,先后师从蒋新安、徐南,后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安碧为师。在艺术创作上他能够收放自如,是一位纵横豁达的艺术家,他即可以静心雕琢自然界中花鸟鱼虫以及人类细腻情感又能轻松驾驭宏大的艺术主题。

    03/07
  • 紫砂陶刻的虚实艺术

    紫砂壶实体与虚空间是指造型体本身与形体外形相对形成的空间。恰当的虚实对比有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和装饰性,是取得造型整体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03/03
  • 紫砂陶刻与金石篆刻

    金石篆刻是一种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