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名家邱玉林谈宜兴现代彩陶与中国特色陶艺产业

    ---邱玉林宜兴陶都以盛产众多门类的陶器而著称于世,有紫砂、均陶贴花、青瓷、精陶、彩陶(现代彩陶)等,尤以宜兴紫砂为最。宜兴有五千多年的制陶史,积淀了丰厚的陶文化。历代知名的不知名的能工巧匠,世袭传承着古老的特色产业,陶瓷至今仍是几万人赖以生存的饭碗。宜兴陶器随着时代的进步,产品品种、产品面貌已今非昔比,社会的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传统陶瓷产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一些粗陶缸、盆、坛、罐已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陶瓷和金属、塑料等产品,拥有千人的粗陶企

    08/21
  • 紫砂名家徐立 记曼生壶随想

    ---徐立曼生壶是紫砂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拘泥于技巧,跳出乾隆后期流行的繁缚、过度追求技巧、追求精致的风格,成为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载体。它不仅恢复了紫砂工艺之技艺,而且还原了紫砂朴素雅致的本来风格,重新弘扬了紫砂壶的实用之美。 去年,我有幸陪同父亲徐秀棠和汪寅仙两位紫砂工艺大

    08/21
  • 特殊的紫砂茶杯

    ---石全冲 水乃生命之源。世间万物,无水难以生存,更难繁衍。人更离不开水。饮水器具种类繁多,有各式各样的杯、瓶、壶、碗、瓢、罐、筒、桶、盆等,其中杯子又各具特色,有搪瓷杯、紫砂杯、青瓷杯、精陶杯、彩陶杯,有玻璃杯、不锈钢杯、塑料杯、纸杯等。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办公室带用的是一只普通的紫砂杯。那是丁蜀高中同窗陈锡生所赠。杯子一侧刻着清敬两个大字,刀法苍劲有力,其意也许是一杯清水敬同窗,或君子之交淡如水吧。另一侧寥寥数刀,刻着三株翠竹。俗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

    08/20
  • 铭文赏析:八饼头纲,为莺为翌,得雌者昌

    ---丁兴旺此铭文由陈鸿寿题刻于杨彭年所制的合欢壶壶肩,为肩刻题铭。壶底铃阳文篆印曼生。行楷15字铭文沿壶肩圆形分布成合围之势(铭文拓片见图)。 八饼头纲,是指北宋著名的贡茶—福建建溪龙凤团茶。此茶由北宋丁谓、蔡襄始创,曾名重一时。据清《广群芳谱·茶谱》记载:建州(治所在今福建建贩)有大小龙团,始于丁谓,成于蔡君漠。宋太平兴国二年,始造龙凤团茶。咸平初,丁与福建嘈(转运史)监造御茶,进龙凤团。庆历中,蔡襄为槽,始制小龙团茶。龙凤团茶产于福建建溪两岸,

    08/20
  • 壶徒传泥耀多城紫砂巧制传薪火

    ---慧钦 在多伦多这个北美城市,受西方传统的中国文化本来就不是一件容不断涌现的移民潮,把不少华人从香带到多市定居;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推让这个大都会添上点点东方色彩。让法、国画、棋艺、民乐等都有发展的空名的宜兴陶艺也在多市开花结果了!品尝中国茶的地方,就必然会有人欣文化洪流影响,想接触易的事。幸好,近年来港、大陆、台湾等地方动多伦多的文化事业,中国悠久的艺术如书间,更难得的是中外闻 有人说,只要有人赏宜兴茶壶。中国的茶道与宜兴的陶壶早已结下不解之缘。在多伦多的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不少茶庄卖茶

    08/20
  • 紫砂名家龙瑞谈中国画品评的道德底线

    ---龙瑞 从总的趋势来说,当代中国画坛是比较繁荣的。创作队伍不断扩大,作品的风格和样式日益丰富,展览一个接着一个。我曾参加过许多次展览的评选,作为评委,面对大量面貌各异的作品,我思考的最多的是品评标准问题,这个标准不仅要对某个展览的作品分出高下优劣,更重要的是它还起着一种导向的作品,体现我所倡导的、所追求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应该是今天我们思考和探讨当代中国画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当今中国画的品评,在观念上有淡化艺术家的人品道德的不良倾向;在品评的运作中也存在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的腐败做

    08/20
  • 摘尽批把一树金

    --山谷枇杷笔搁(作者:蒋蓉)一张脉络分明翠绿的叶片,两只金黄的圆果,平躺在自然纹理的木托上,透露出无限的生机与美轮美灸的视觉美感,它是那样的逼真、传神,仿佛刚刚从树上摘下,让人完全感觉不到这是紫砂泥做就的手工工艺品。金黄的圆果与粗长的绿叶,黄与绿,细腻与粗犷,色彩和外形风格的鲜明对比,统一在完整的造型之中,具有引人人胜的无穷魅力。紫砂陶的五色土效果竟能表达出这种美感,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这就是蒋蓉擅长的仿生花货摆件,也是她最富艺术魅力的作品之一。 《南村辍耕录》说,世

    08/17
  • 紫砂名家徐立浅谈陶艺传统与现代之我见

    ---徐立新世纪之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际,传统文化走向何方是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名陶艺工作者更关注的是陶艺的发展,尤其我们从事传统手工陶艺的,更注重的是如何正确理解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之间的关系,如何给自己定位。本人在学习中也一直在思索、探求,有一些肤浅的想法。 首先,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并不矛盾,并不相冲、相克。所谓传统也就是历史上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某种思想、作风、信仰、风俗、习惯等等。它是时间上的永恒,是绝对的,而所谓现代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它是时间的一个点,它是相对的

    08/17
  • 吴建林谈紫砂壶艺装饰

    ---吴建林也谈紫砂壶艺装饰 紫砂壶艺是造型的艺术,与其它门类陶瓷相比,更体现的是紫砂材质的美。所以几百年以来,紫砂壶艺的造型样式呈现丰富多样,工艺规程也日趋完善,制作技艺娴熟,形式规范,作品越来越精致,形成了紫砂壶艺尉然大观。 紫砂壶艺装饰,从历史看,可以说与紫砂壶发展相生相伴,只不过造型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装饰只是从属于主体之辅艺。但紫砂壶艺装饰经一代代名工巧匠心智的开掘与身体力行的推动,使得紫砂壶艺大观园百花齐放,成为壶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陈鸣远的塑器—俗称花货,是师法自

    08/17
  • 关于“紫砂壶”的成语

    紫砂壶的成语大全,只要是“壶”都基本上在这里出现啦。

    07/16
  • 紫砂壶与茶:茶禅一味

    识得水识得器,就该识人了。现在人们饮茶,已经不仅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种交际、休闲的方式。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馆大兴的根本原因。喝茶与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热闹,越喝越兴奋,而茶,则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

    07/11
  • 紫砂壶的艺术世界

    其实,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宜兴淘壶人专家认为,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精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 制作的手法。

    07/10
  • 浅谈宜兴紫砂壶的艺术内涵

    紫砂壶,生来就是文人雅士的通灵宝玉。他们不仅参与紫砂壶的书画篆刻等装饰,而且与陶艺家合作设计制作紫砂壶。文人的参与,提高了紫砂艺术的品位和身价。历来紫砂壶对社会有影响,吸引了不少文人,已步入高层次欣赏的殿堂

    06/25
  • 宜兴紫砂壶的发展与价值

    使紫砂艺术向更高的文化层次迈进了一步,丰富了它的内涵。历史上的文人郑板桥、吴昌硕、任伯年等艺术大家都曾参与壶型的设计或篆刻壶铭,是中国文人与紫砂结合最为精妙的一种表现,它既升华了紫砂的装饰层次,又深蕴了它的文化内涵,更体现了紫砂的文化本质。

    06/23
  • 宜兴紫砂壶兴盛于明代中期

    宜兴名壶的价格在明末已十分昂贵,“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

    06/18
  • 明代紫砂壶“四大名家”是指哪几位

    明代嘉靖隆庆(1522-1572)年间,制壶名家董翰、赵梁、时鹏、元畅,被称为明代紫砂壶“四大名家”。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