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汉棠裙花提梁壶紫砂作品鉴赏

    裙花提梁壶,徐汉棠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制作于1980年,据徐大师回忆,当时依照罗先生要求,壶底不落印章底款而仅作手签款识,由国大师谭泉海陶刻,后发往香港。市面寥寥无几,得来十分不易。

    01/03
  • 顾道荣祝寿壶紫砂作品鉴赏

    祝寿壶,将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紫砂工艺完美结合,是顾道荣大师一款经典的紫砂花货作品,此精品市面流通目前仅此一件。

    01/03
  • 堵江华清节凌风壶紫砂作品鉴赏

    清节凌风壶,限量款,以原矿段泥全手工制作而成,为堵江华原创设计造型,创作于1997年,以斑竹为题材,采用绞泥法装饰壶身、壶把,融合了紫砂敦厚、直拙的质感与竹子饱满、力蕴的造型。

    12/30
  • 徐元明冰梅壶紫砂作品鉴赏

    冰梅壶,以石瓢为演变,创作于1996年,据徐元明本人回忆,当时仅做过一件,是为孤品,此壶是其当时在徐汉棠大师身边所制,壶身冰裂纹嵌泥,亦是师父徐汉棠的一大特色。

    12/30
  • 陈国良一粒珠壶紫砂作品鉴赏

    一粒珠壶,750CC的薄胎大品,为陈国良大师制作于1993年,据老师本人回忆,此款大品一粒珠当时仅做过4把,都被香港、台湾藏家收藏,这一把是时隔19年后,第一次重见。

    12/30
  • 施小马雀提壶紫砂作品鉴赏

    雀提壶,施小马老师经典代表作,于中央艺术学院进修时创作而得。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及雀提壶的设计,源于看见有人将鸟从鸟笼里放出,而有了创作的灵感。

    12/30
  • 紫砂筋纹器筋纹的三大类型

    筋纹器,又称“筋囊器”,凡以曲面为单元、规律成形的紫砂壶都可归为“筋囊器”类,实质上是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的“花货”,多以自然花果的抽象、变体、折棱为造型。

    12/29
  • 珍稀紫砂泥料:一厂老紫泥

    一厂老紫泥是指上世纪80年代在黄龙山四号井开采、炼制的紫泥料,如今以家藏料为主。之所以称之“老”,一是因为紫泥矿料砂性重,二是因为陈腐时间长。

    12/29
  • 珍稀紫砂泥料:民国绿泥

    “民国绿泥”亦称“墨绿泥”,属绿泥类,是将着色金属氧化钻等,适量加入本山绿泥中配制而成的一种紫砂色泥。烧成后,呈深绿色至墨绿色,呈色的深浅随氧化钻加入量的多少而定。

    12/29
  •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即松树、竹子和梅花,陶艺家们将这三者的元素融入紫砂壶的设计中,使得壶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12/29
  • 当紫砂壶邂逅古诗词,为茶艺注入诗意

    将紫砂壶与古诗词陶刻相融合,不仅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为品茗增添了一份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

    12/29
  •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十二生肖

    生肖紫砂壶是陶艺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之作,既具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又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吸引了众多的收藏家和壶艺爱好者。

    12/28
  •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鱼

    鱼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在紫砂壶装饰中的应用,使壶融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增添了观赏价值和祝愿的情感,让人们在欣赏和使用紫砂壶时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寓意和愿望。

    12/28
  • 如何欣赏紫砂壶上的陶刻?

    通过关注器型与陶刻是否和谐统一、陶刻的情趣格调是否高雅、陶刻是否体现书法绘画的艺术特质,以及陶刻者的刀法是否精湛,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一把紫砂壶。

    12/28
  • 开片在紫砂壶上的应用

    匠人从瓷器中获得灵感,将“开片”工艺引入到紫砂壶制作中,通过在湿泥坯体上刻划出所需的图案,并在图案凹槽内填入不同泥色的泥料,形成各种各样的线条和纹饰,属于紫砂“嵌泥”装饰的一种。

    12/28
  •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如意

    如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之一,代表着好运、顺利和幸福。因此,如意纹饰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广泛应用,包括在紫砂壶上。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