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鸣远做过的紫砂杯

    陈鸣远,清代砂艺第一名手,不仅擅制紫砂茗壶,在紫砂杂件领域同样造诣深厚,尤其在紫砂杯创作上,更是将技艺与创意完美融合,留下了诸多堪称圣品的佳作。

    10/24
  • 程寿珍在紫砂壶制作方面的贡献

    程寿珍,号冰心道人,是民国宜兴紫砂名家,师从邵友廷,艺途超六十载。他改良出寿珍式掇球,创寿珍嘴,制壶显粗中有细韵味,晚年育人、推技艺,作品获国际大奖,助紫砂壶提升国际知名度。

    10/24
  • 秦权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秦权壶源于秦代衡器“权”,造型古朴厚重,发展中融入紫砂工艺精髓,壶型更圆润实用,成经典器型,承载历史文化,是紫砂壶收藏与品茗佳选。

    10/23
  • 冯桂林最经典的十款紫砂壶

    冯桂林深耕紫砂花器领域,尤擅以松、竹、梅为题材,凭借创新意识与精妙构思,一生创作出 200 余种精品,成为紫砂史上的奇才。本文所介绍的十款作品,是从其众多佳作中,结合代表性与历史影响力筛选而出,尽显其巅峰技艺。

    10/23
  • 文革泥是什么泥料?

    文革泥指文革时期国有体系规范炼制的紫砂泥料,非传言中露天风化的 “顶级泥”。由采矿公司采料、工艺厂炼制,管控严格。所制壶泥质稳定,带独特时代质感,是藏界热议的紫砂品类。

    10/23
  • 半月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半月壶起源于清代,作为“曼生十八式”之一,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其灵感取自早期杨彭年与吴照联合打造的“半瓜壶”,后经陈曼生改良,赋予了它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10/22
  • 什么是紫砂回流壶?

    紫砂回流壶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销往港台、近年回归内地的紫砂壶,含“紫砂七老”等名家精品,具稀缺性与时代感。但市场存高仿品,收藏需学常识、邀业内人陪同避坑。

    10/22
  • 朱可心-近代紫砂壶大师

    朱可心,原名朱凯长,艺名“可心”,14岁拜汪生义为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风格浑厚淳朴,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为花货素饰器一代宗师。

    10/22
  • 吴经提梁壶-出土最早的紫砂壶

    吴经提梁壶是中国已知有纪年最早紫砂壶,1965 年出土于南京吴经墓(明嘉靖十二年),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其胎质粗疏、造型古朴,为研究明中期紫砂工艺提供关键实物依据。

    10/22
  • 汉瓦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探寻汉瓦壶的起源与发展:源于清代,属曼生经典之一,仿汉瓦造型显古朴,后经匠人改良工艺,壶型更适配实用,成为紫砂经典器型,一文了解其历史演变。

    10/21
  • 如何鉴赏一把供春紫砂壶?

    供春壶作为紫砂花货类的经典器型,其鉴赏核心始终围绕“肌理质感”与“细节韵味”展开,自然随形的表象下,藏着严谨的工艺法度与审美逻辑。

    10/21
  • 王寅春-近代紫砂壶大师

    王寅春,民国时期“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技艺精湛全面,特别是在方货和筋囊货的制作,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很难有人企及。他一生创新的品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五六十件之多。

    10/21
  • 紫砂壶光货好还是花货好?

    在紫砂壶的世界里,光货与花货是两大主流造型类别,它们凭借独特魅力,不仅深受壶友青睐,更成为藏家追逐的对象。不少人好奇,这两种造型的紫砂壶,究竟哪一种收藏价值更高呢?

    10/21
  • 柱础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柱础壶的源头可追溯至清代嘉道年间,它诞生于书法篆刻家陈曼生与制壶名家杨彭年的合作之中,是曼生壶系里极具代表性的器型,因此也常被称作“曼生柱础”。

    10/20
  • 吴云根-近代紫砂壶大师

    吴云根,近代制壶名艺人,师从姐夫江祖臣,能驾驭各种形款紫砂器,除茶壶外,文房雅玩、杯盘炉鼎、花盆、假山、花果小件等均有所创,形态各异,风格多样。

    10/20
  • 曼生紫砂壶简介

    曼生紫砂壶,是清代陈曼生设计的经典茗器,融诗书画印于壶艺,兼具实用与文人雅韵,是品茗赏玩、收藏传世的佳品。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