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艺术与格律

    艺术家们凭借自身的艺术天赋和聪明才智,在这十分有限的艺术空间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创意和艺术风格、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而永载史册,成为千古绝唱。

    05/31
  • 紫砂壶经典花货

    典型传统壶型,是鱼跃龙门之意.民国的唐树芷所制小鱼化龙壶钮为卷云状,壶身浅塑波浪,波浪中龙伸出首部,龙尾卷成壶把,把上鳞片刻划清晰.此壶红泥制成,形体较小,做工精细.清代邵大享鱼化龙为波浪堆塑得一层一层,立体感强,而波涛中龙露出头部而不见爪,钮为堆浪状,装在盖里的龙头短而粗。

    05/30
  • 小紫砂通大道

    收藏者抛却功利心,一壶在手,思接千载,体察延续千年的江南文人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大度情怀,品茗间,感悟紫砂大师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

    05/29
  • 明代紫砂演变史

    紫砂艺术发展到此阶段,遂真正形成宜兴陶瓷业中独树一帜的技术体系。这其中也有着时大彬以前的父辈们(包括时鹏、董翰、赵梁、元畅四大家在内)的共同实践经验,但时大彬是集大成者,经他的总结力行,成功地创制了紫砂常规上的专门基础技法。

    05/28
  • 紫砂鉴别方法

    宜兴紫砂壶自古以来就用“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形容其造型形式的丰富。清代吴梅鼎在为紫砂壶作的赋中写到:“尔其为制也,象云罍兮作鼎。陈螭觯兮扬杯。仿汉室之瓶,则丹砂沁采;刻桑门之帽则莲台擎台。

    05/27
  • 紫砂壶的篆刻艺术

    在紫砂茗壶的印章款识内容是丰富多采的,最常见、最规范的便是镌刻艺人的姓名、字号,这也是紫砂茗壶款识的一个主要特点。紫砂茗壶的印章款识不仅在鉴定、辩伪方面作用巨大,而且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一定的人文背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05/24
  • 紫砂壶发展与铭文装饰艺术

    陶刻题名不仅是紫砂壶的艺术装饰手法,更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能直接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文化底韵和艺术修养。陶刻内容和画面、布局、书法、刀法等相互溶合。决定了紫砂壶的艺术品味。两者交相辉映,与壶体互补互助,乃至相得益彰,以达到精美的境界。

    05/24
  • 紫砂五美

    古人评价紫砂土与黄金争价,紫砂壶可与商鼎周彝比肩,甚至感叹:“人间珠玉安足取?不及阳羡一抔土。”

    05/23
  • 顾景舟谈紫砂艺术的审美观

    近年来随着对砂艺热潮的兴起,传统的茶文化与陶文化的推广,热爱紫砂艺术的人士日益众多。较高档次的佳作生产,究属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各界人士玩赏上的需求,尤其高雅名作,更是稀少。

    05/22
  • 紫砂之悟

    我们如果成为壶痴、石痴、玉痴、古物痴,就会忘却有情世界的珍贵。好好吃一顿饭、欢喜喝一杯茶,一日喜乐无恼、一夜安眠无梦,又是价值多少?

    05/21
  • 紫砂的书卷气

    宜兴紫砂壶以其温润朴茂的材质、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精湛唯美的手工工艺赢得了无以数计的收藏家的盛誉。

    05/21
  • 草创期的紫砂壶艺术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蜀山讲学时,曾亲自设计一种提梁式茶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词句。后人就把他设计的提梁壶称做“东坡壶”。坡公每当茶后,总要捧着这提梁壶玩赏一番。

    05/20
  • 现代紫砂壶艺的创作

    回顾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艺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从而打上时代的烙印,形成各个时代不同的艺术面貌和风格。

    05/17
  • 紫砂的方圆文化艺术

    与方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无方就显不出圆。

    05/17
  • 闲看紫砂

    收藏紫砂壶,功利心不能太重。如果整天只关注藏品的增值与否,眼里不见藏品只见钱,就背离了紫砂壶修养身心的古朴意趣。

    05/16
  • 紫砂壶名由来

    顾景舟时期,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