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紫砂壶代表作《六方宫灯》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陈鸣远六方宫灯壶,紫砂大师匠心之作,六棱挺括、方中寓圆,刻“清香助夕吟”显文人雅韵,早年精品存世珍,见证紫砂承前启后传奇。

在紫砂艺术长河中,陈鸣远是当之无愧的“全能大师”,无论是博古摆件、壶杯器皿,还是象生文玩,皆能匠心独运、臻于至善。

陈鸣远紫砂壶

他上承明代供春、时大彬的紫砂正统血脉,下开清代紫砂艺术的全新格局,其成就早已超越单纯的壶艺范畴,成为紫砂艺术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而他所制的六方宫灯壶,便是其艺术造诣的生动缩影。

陈鸣远紫砂壶

这款六方宫灯壶,在造型上尽显巧思。壶身六条棱线挺拔利落,如利剑出鞘般充满力量感,腹部则呈圆润鼓胀之态,刚柔相济间尽显平衡之美。

高敞的壶口搭配嵌入式穹盖,盖面同样雕琢六条筋线,与壶身六棱精准契合,盖面微微隆起呈弧形,层次分明,宛如宫灯的穹顶,精致而典雅。

陈鸣远紫砂壶

壶把与壶流设计别具匠心,圆中带方的线条,既与整体六方造型保持协调,又在细节处增添变化,避免了几何造型的单调感。

作为几何造型紫砂器的代表,陈鸣远六方宫灯壶兼具方器的阳刚与筋纹器的柔美。棱角清晰明快,尽显挺秀之姿,自带一股阳刚之气;而方中寓圆的线条转折,又融入筋纹器的韵律感,恰似海棠花开般柔和雅致,刚柔并济的气质令人叹服。

陈鸣远紫砂壶

壶身刻有“清香助夕吟”五字,字体隽秀,款落“鸣远”,笔意间满是文人雅趣。据考证,“清香助夕吟”这一诗句常现于清早期茶壶铭刻,极有可能是陈鸣远首创,为这把壶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整器线条干净素雅,遒劲中蕴含诗意,结构简约却浑然天成,尽显纯粹宁和之美。

陈鸣远紫砂壶

纵观陈鸣远传世的方器作品,无不敦实厚重,擅长寓圆为方或化圆为方,正如其好友汪文柏所赞“茶具方圆新制作”。

这把六方宫灯壶亦延续此风,壶身以内侧出筋的工艺,褪去古朴厚重之感,尽显秀骨雅健;壶流以“笔断意连”的弧线暗藏圆意,与方壶把形成圆方对照,将“方圆相生”的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印证了陈鸣远方圆皆精的全面造诣。

陈鸣远紫砂壶

张燕昌在《阳羡陶说》中提及陈鸣远作品“不免纤巧”,这一评价在六方宫灯壶上尤为贴切——即便以筋骨见长的方器,在他手中也变得灵秀精巧,打破了方器固有的硬朗刻板。

从年代考证来看,此六方宫灯壶应为陈鸣远早年佳作。将其与《虚斋名陶录》收录的“四方桥顶觚棱壶”、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的鸣远四方壶对比,三者所钤“陈鸣远”三字印款几乎一致,可见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陈鸣远年少时便已具备极高的紫砂造诣,方能创作出如此精妙的传世之作。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的创新壶式,即便置于今日,其简约造型仍符合当代审美;而在清初康熙年间,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极致的精工,曾被时人称为“壶妖”。这一称谓是对其创新成就的至高赞誉,更奠定了他在紫砂史上承前启后、开创典范的不朽地位。

六方宫灯紫砂壶,便是这份传奇的最佳见证,承载着陈鸣远的艺术智慧,在紫砂艺苑中熠熠生辉。

2025双十一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