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壁提梁壶

提壁提梁壶

类型:提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玉崇拜,“玉文化” 影响了中华文化千百年。紫玉金砂,紫砂类玉,用上苍恩赐给宜兴性能独特、功能超群的紫砂泥制成的壶艺作品,也因其玉质温润而广受青睐,那些独树一帜的造型也成为经典款式。提璧提梁”,遵循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将玉璧尊为代表祥瑞和辟邪神物而受到膜拜的意识观念,将紫砂与玉的质形理趣进一步融汇,并通过运用精湛高超的工艺技法,再现了经典造型的辉煌风采。

提璧壶

提璧紫砂壶邮票

1994年国家邮电部发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三枚为古代传器,惟一一件现代作品就是顾景舟的提壁提梁壶。

提璧,亦称提璧茶具,该壶从其整体似一枚古雅的玉璧而得名。整体造型以微曲线组成。壶身的基本形态为玉璧形之放大,整个壶盖为玉璧实形,整个壶钮为一缩小璧形。壶身、壶盖、壶钮寓重复于变化之中。

钮形饱满,形成微微凸起的曲面,壮丽旷达。盖面平弧抽凹,双曲线运用得当,错落有致。壶口用一道云肩抽线和壶身分隔,颈项跌宕,挥洒自如。壶肩面平弧展开,端庄稳重。壶身向里微微收拢,豪放自然。底部收拢,支点缩小,托起壶身,更显丰富活泼。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提璧紫砂壶套组图片

壶流从底部弧线顺势胥出,修长微曲。提梁把凌空而起,虚实相间,曲直刚柔,极具匠心。把空间以方寓圆,符合中国人天圆地方传统原始审美观。

整体轮廓端庄周正,结构严谨,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线面简清明快,寓巧丽于刚健之中,是紫砂造型上突破创新、别具一格、形象精美的典范之作。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提璧紫砂壶图片

传统玉文化认为,可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分别上下四方,赋以五行思想而迷信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称:“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在此之前,孔子曾言:“夫玉者,君子可比徳焉。”“提璧提梁壶” 所展现出来的君之风度、玉之情操和壶之精神,同样的高雅,同样的尊贵,完全可以相提并论。


 --- 淘壶人馆藏精品提璧壶 --- 

吴群祥紫砂壶

吴群祥制、吴东元刻 景舟提璧壶

提璧壶式原由高庄教授和顾景舟大师共同设计,并由顾景舟大师首创,两位大师的珠联璧合使这一壶式成为经典之作。此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圆壶口,圆颈并装饰一个环线,扁圆纽,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

壶身由吴东元陶刻装饰“德唯取友,善在尊师”,落款“半丁”。整壶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有度,颇有景舟题壁之风范,值得收藏。


袁小强紫砂壶

袁小强制 提璧壶

此器为老师全手精制而成,运用原矿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包浆极美,有着历经岁月的温润感。这是一把以玉璧为理念制作的紫砂壶,壶身为直行,壶盖呈扁形状,钮呈扁平状,与提梁把扁平状相呼应。肩腹为弧平行,口颈部有一条肩与口的分割线,稍厚于壶盖面,润泽饱满。壶流头上加粗,流口孔放大,使倾水有压力感,出水更爽利。提梁凌空拔起,与壶体产生虚实对比,衬托出全壶雄健沉郁的气魄。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提璧壶》选取中华玉文化为题材,深入挖掘了其最精华的内容所在,每条线,每个面,每个局部,每个细节,皆有玉韵。此器运用传统的紫砂语言,凭借深厚的技艺,带给人穿透穹宇的坦荡震撼感。

朱黎强紫砂壶

朱黎强制 提璧壶

朱黎强此壶,摹古而作,壶体扁圆,整体呈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底部呈短柱形向上延展,更显高挺。平盖,壶钮为圆钮。流呈六棱状,整体和谐统一。

此壶制式严谨,造型端庄,气韵饱满,是一件欣赏、把玩、品茗的佳作。

作品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