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壶型 壶型详情

菊蕾壶
类型:筋纹器
菊蕾壶是紫砂筋纹器造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器型,壶型以菊的花瓣为型,筋纹手法显得线条过于繁复,整个器型被诸多筋纹包裹有种密不透风之感;壶取自菊瓣之意,以疏离的几个线条勾勒出菊瓣之形,不仅形神俱备,而且菊之淡雅舒神之效自壶传来,给人一种舒适、惬意之感。
菊蕾筋纹器是一种制作难度比较大的工艺,不但要求制作的花瓣清晰可见,且要做到均等分配,全壶形似含苞待放的菊花。此款壶壶身中间由一筋纹将整体分为均等两部分,上下两种花纹对称协调,壶把与壶嘴遥相对望,呈现出一种鸟儿飞的假象,特别之处还在于壶盖的制作,其花纹要求与壶身相对应,往各方向转动皆可衔接自如,其所需技艺是可想而知的,肌理温润,协调感十足。
▲时大彬菊蕾紫砂壶图片
菊蕾紫砂壶能够精准的把握筋纹器的特点,将花瓣造型样式尽情展现于其中,整个造型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菊花造型,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壶身由几条筋纹分隔为几等份,壶肩向上开始慢慢收缩,如同花骨朵,而壶底便是与枝相连的部分,口盖严丝密缝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合,此种造型的紫砂壶不但从侧面看出多样性,且其俯视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
前人有总结出筋纹器造型壶的规则,便是“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恰当,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
▲清乾隆万蝠纹菊蕾紫砂壶图片
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花中隐士”的名号享誉天下,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其中晋代诗人陶渊明独爱菊,曾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当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他以菊为友,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乐陶陶。
而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典雅》载有“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其中“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更是人们所推崇的境界和追求的品格。
▲邵文金菊蕾紫砂壶图片
筋纹器的成型工艺较难,包括泥片镶接、压筋纹、依据样板校准、拼接这几个步骤,是一种独特的成型工艺,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紫砂人的艺术才华,紫砂壶的个性由此鲜明。
工巧是制作“筋纹器”之前提。有“良工虽巧,要先器具修而制度精”之名言。制成各种工具,如压筋纹的线梗、理筋纹的内外铁皮刀、清线之明针等等,工艺制作切忌马虎,定须精到,方可出精品。
▲白泥菊蕾紫砂壶图片
菊蕾紫砂壶的壶身下鼓上收,以“大肚”面目示人;俯视全壶,则被等分;利用从颈部到壶底的凹线均匀划分,筋脉清晰、深浅自如。平盖压口,严丝合缝,贮茶密闭不渗水,开合顺畅自在。
以一小圆菊蕾为钮,采用筋纹装饰,俨然壶身的缩小版,观之小巧可爱,怜爱之心油然而生。一弯嘴线条流畅,耳形把弯曲有度,提携倾倒极为顺手。
嘴、把遥遥相望,宛似两片菊叶,将花蕾轻轻托起,正应了“红花还需绿叶衬”这句话。
--- 淘壶人馆藏精品菊蕾壶 ---
沈建强制 菊蕾壶
此菊蕾壶是筋纹专家沈建强老师早期作品,沈老师采用原矿朱泥制成210CC的筋囊器,纯手工制作于砂龙公司,砂龙公司于九十年代培养了大批实力陶手,很有纪念意义与历史感。壶体造型仿自然界中菊蕾之形,筋纹瓣瓣分明,凹下去的纹路,凸显出肌理的饱满与莹润。
平盖盖沿微微上卷,弧度微妙又极其自然,口、子口皆为花型,瓣瓣吻合;揭下壶盖看内里,囊瓣层层铺叠、绽放,美极!壶身线条收拢于壶底一圆点,壶钮造型亦为一朵紧紧合拢着的菊蕾,与壶身上下呼应。形容此菊蕾壶为“可一手掌握的筋纹艺术品”正是恰如其分,实用与收藏价值兼具的紫砂精品,荐藏。
李园林制 菊蕾壶
此件菊蕾壶是作者于90年代中期设计并制作,造型不同于传统菊蕾,壶体呈扁圆筋纹式,钮、盖、腹作筋纹装饰,线面饱满,深浅自如。
壶颈留白,使整壶更具层次感,俯视而下,菊蕾绽放,颇得菊韵。配以浑厚遒劲之弯流、飞把,气韵丰厚,既有淡雅脱俗之风,又有坚韧秀美之骨,极具艺术美感。
徐伟强制 菊蕾壶
此款菊蕾壶便是徐伟强老师的朱泥作品,精心选用小煤窑朱泥中的大红袍泥料制成,泥料稀缺极为难得,泥色红润亮泽,手感舒适,细腻润滑,460cc的容量可算中品壶,与同道中三两位知心好友品茗赏壶、交流养壶心得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此壶为筋纹器,壶身等比例分割为六瓣菊蕾,热烈盛放,彰显秋日最后的那抹鲜亮生机。
壶腹宽和饱满,身上筋纹凹凸有致,正若菊瓣自然舒展之形,贴切入微。壶底加足,足的筋纹与壶身筋纹暗合,浑然一体。壶口缩拢,平盖压身,盖上筋纹与壶身吻合,线条流畅;壶盖制作规整,六瓣随意扣压均可与壶口精美吻合,整壶气密性佳。流把均为六道菊瓣构成,线条延展之间蕴力无限。虹钮、壶钮亦为六瓣,俯视此壶,则若层层菊蕾依次绽放,美韵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