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68岁的江苏宜兴市碓坊社区碓坊村民陈项军是个地道的农民,自2005年起他像城里人一样,每月都会按时拿到政府发的新农保养老金,不同的是,这份养老金已经从开始的每月30多块钱涨到如今的158元。陈项军兴奋对记者说:“有了这笔养老钱,我和城里人一样可放心颐养天年了”。
陈项军是宜兴市新农保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数据显示,到2015年,宜兴市新农保参保总人数达 38.3万人,其中缴费人数为15.44万人,年满60周岁的男性、年满55周岁的女性到龄领取人员为22.82万人,今年1至9月,为农民发放养老金达3.44亿元。
养老有“月薪” 农民成了“市民”
为着力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2009年9月,国务院就颁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试点新型农保制度。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上,宜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据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总经理陈波介绍,早在2005年10月,宜兴市政府和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就开始了政企协作共办新农保的探索实践,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宜兴市男性已年满60周岁、女性已年满55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其余符合条件的农民每年按个人年均纯收入的10%收取养老保险基金,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为了满足不同参保农民的需求,居民养老缴费档次由原先的统一缴费标准100元调整为现在的300元至1500元7个档次,参保农民可根据家庭自身经济能力和实力加以选择,多缴多得。
说起现在村民们交养老保险的劲头,碓坊社区五云庄村民小组组长蒋纪良感触颇深:“第一年好些人都不接受,得各个组长挨个开会去宣传,现在是你不去收,村民都要交,缴费发动得晚一些,都有人主动跑来问。”
政府搭台 保险唱戏 农民受益
宜兴新农保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率先采用“征、管、监”相分离的运作机制。即:财政局负责新农保、新农合基金征缴、管理, 对基金实行独立建账,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两个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参保手续办理、个人账户管理、养老待遇结算和发放、参合人员住院结报等具体业务;人社局、卫生局分别负责新农保、新农合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在整个基金支付流程中,形成了钱账分离的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基金安全和高效运行。服务创新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确保了新农保、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据此操作,政府、保险公司、人社局(卫生局)既各有分工,又密切合作。运行的各个环节均置身于阳光之下,增加了透明度,并且有效提升了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同时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目前办理的业务种类涉及参保、到龄给付、镇间转移、农保转企保、企保转农保、迁入和迁出、死亡核销等各方面。
从宜兴的实践来看,政府购买服务、“征、管、监”分离模式运行新农保完全符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对“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
阳光下操作受益者是农民。张渚镇善卷村79岁的村民张到福说:“以前总担心好政策不一定能有好服务,怕‘脸难看、钱难拿’,没想到整个过程服务很到位,存折都亲手交到我们手心里,到龄领取时也有人及时通知。”
完善“新农保”需政策空间
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深入推进、城镇化的提速,新农保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保险行业如何积极参与,成为必须破解的课题。
商业保险来介入社会保障事务,解决了农民对村干部推广保险的不信任问题:“能降低筹资成本,同时能够增加供方和需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度。”
专家指出,寿险业参与“新农保”有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在“新农保”推进过程中,应致力于“新农保”规划制定和市场监督,将业务和基金管理职能分离给寿险业等第三方,避免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陷入“政企不分”的角色错位。同时,寿险业等第三方机构可充分借助其已有的服务网络、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降低新增成本,在加快“新农保”建设进程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和投资效能。
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发现,从未来发展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流动日益频繁,农民选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转换到新农保,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保等情况已不可避免。因此,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必须可以相互转换、衔接。要预留制度接口,制定与其他社保政策的详细转换办法。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