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壶人物 | 朱子阳紫砂壶鉴赏

    朱子阳,优秀青年陶艺家,擅长全手花器创作,以新式供春肌理为代表。

    11/18
  • 紫砂壶型赏析:容天壶

    容天壶,由国大师吕尧臣所创制,其造型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因其圆融、大气、朴拙的独特气韵和实用性,被紫砂爱好者所喜爱。

    11/17
  • 紫砂壶型赏析:矮潘壶

    潘仕成所订制的潘壶均为小品,在形制上也略有区分,可分为高潘、中潘、矮潘三种,其中,壶腹作扁柿形者,叫作“矮潘”。

    11/16
  • 紫砂壶型赏析:高潘壶

    潘壶为紫砂壶的经典器型之一,源于晚清巨商潘仕成。潘氏家传素嗜饮茶,其又酷爱紫砂,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紫砂壶,一来自用,二来作馈赠之礼,世人就将此一形制的紫砂壶称为“潘壶”。

    11/15
  • 2020年紫砂助理工艺美术师技艺考核结果公示

    2020年 陶瓷艺术专业初级助理工艺师技艺考核结果公示

    11/14
  • 紫砂壶型赏析:寿珍掇球

    众掇球壶之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寿珍掇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掇球壶在清末民间紫砂名家——陈寿珍手中才达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实”和完美的审美效果,名扬海内外。

    11/14
  • 紫砂壶鼻祖——供春壶之美

    供春壶最初被称作“树瘿壶”,后为纪念供春改名“供春壶”,这是紫砂发展史上所记载的第一件作品。一把好供春,古朴而富有韵味,达以功能与美学的统一,尽显紫砂壶艺的魅力与内涵。

    11/11
  • 鉴物 | 沈建强《仿古士圆元条壶》

    省大师沈建强,乃业内公认的筋瓤壶高手,其研究筋纹器长达30余年,被冠以“藏筋瓤,找建强”之美誉。

    11/11
  • 淘壶人物 | 袁辉紫砂壶鉴赏

    袁辉,高级工艺美术师,中青辈实力派陶艺家,首届“景舟杯”制壶大赛金奖得主以其出色的全手工实力与优秀的方器作品,于业内名声大噪。

    11/11
  • 紫砂壶型赏析:大亨掇球

    大亨掇球,由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首创,以莲子壶为原型,舍去壶把下留的耳垂,将盖里变为双层。由莲子大壶转变成球壶型,“掇”有坠落之意,意寓“落起来的球”,掇球壶也因此得名。

    11/10
  • 紫砂壶型赏析:梅花周盘

    周盘壶,乃清代陈曼生与杨彭年两位大家合创之经典,梅花周盘则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紫砂名家俞国良于梅花抽象中得灵感,将传统周盘壶发展为筋纹器样式,壶体变为梅瓣造型,形制严谨,风韵秀美。

    11/09
  • 紫砂壶型赏析:平盖石瓢壶

    石瓢壶演变至今,造型众多,其经典壶式之一平盖石瓢,由顾景舟大师创作于暮年,自传统而来,于时代中创新,与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齐名,亦可谓是实用与鉴赏的上佳范本。

    11/08
  • 紫砂壶型赏析:满瓢壶

    满瓢壶的起源,源自清末民初的制壶名家陈光明。陈光明在前人石瓢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制出满瓢。而顾景舟在陈光明的设计上,又创制出景舟石瓢壶,成为传世经典。

    11/07
  • 小众紫砂泥料——青灰泥

    青灰泥,即青灰紫泥。根据《宜兴紫砂矿料》记载,青灰紫泥和天青泥同矿层产出,因其烧制后呈青灰色,故而被单独列出,称之为“青灰紫泥”。作为明末清初最受欢迎的泥料之一,青灰泥有哪些特点?为何备受喜爱?

    11/04
  • 鉴物 | 张正中原创精品《三友壶》

    省大师张正中原创精品《三友壶》,全手精工完美品,当时仅做过三件,稀缺珍赏佳器。

    11/04
  • 淘壶人物 | 恽志培紫砂壶鉴赏

    恽志培,师从国大师顾绍培,中青辈实力派陶艺家,擅长全手传统技法。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