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诗句春雪梅瓣壶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陈鸣远诗句春雪梅瓣壶,以梅为魂,砂泥温润泛紫,壶形含梅韵,题铭融诗趣,承时大彬技艺,是紫砂与文人文化交融典范,具极高艺术与收藏价值。

陈鸣远所制春雪梅瓣壶,以梅花为灵魂,将梅之神韵融于紫砂器形,壶身由五片饱满囊片围塑成钵状,上部丰盈、下部内敛,弧线圆润却暗含挺括骨感,布局疏密有致,观之如见寒梅绽放之姿。

二弯壶流呈蓄势昂首之态,嘴缘线面衔接精妙,无丝毫滞涩;长耳壶把线条流畅俊逸,灵动间透着雅致。壶肩之上,壶盖形似盛开的五瓣梅花,盖心壶钮则塑为含苞待放的小梅苞,从盖到钮,梅意层层递进。

壶底未设传统圈足,仅借五瓣囊片内凹形成支撑,中心还贴饰小巧五瓣花萼,细节处尽显巧思。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诗句春雪梅瓣壶

中国嘉德2019年秋拍

成交价:RMB 7,705,000

此壶内外工艺皆精,盖内气孔与壶内流孔圆正规整,孔缘棱线清晰,流嘴内壁光洁利落;壶内刮修素净,工艺风格与无垢壶、子式壶、幽赏壶等陈鸣远传世名品一脉相承。

胎泥呈深褐泛紫之色,器表隐现砂砾质感,温润中透着古拙韵味。细观壶底磨痕,黑、白、黄、红、赭等色彩交织,偶见杂质融于砂泥,正是早期紫砂“五色土”的典型特征。

而壶嘴微扬、与壶身接位偏高,壶把出处带短折横出等细节,亦尽显早清紫砂器的时代印记。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诗句春雪梅瓣壶

梅花壶式在紫砂史上早有渊源,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记载,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曾获友人所赠时大彬制梅花沙壶,并作诗句“阳羡茶壶紫云色,浑然制作梅花式”赞其精妙。

如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各藏一件大彬款梅花壶,形制与这件春雪梅瓣壶相近。

从紫砂工艺传承来看,康熙年间的陈鸣远深受晚明时大彬影响,此壶的创作亦可见其对前辈技艺的继承与发展。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诗句春雪梅瓣壶

陈鸣远尤爱以梅花入壶,西雅图博物馆所藏其弯把梅桩壶便是经典之作。近代收藏大家庞元济曾藏一件红砂胎陈鸣远梅花小壶,壶底镌“冰肌玉骨 鸣远”字样。

庞氏所编《虚斋名陶录》收录三十四件陈鸣远款砂器,每件皆附拓本与文字说明,为后世研究陈鸣远紫砂艺术提供了重要依据,而这件春雪梅瓣壶的梅主题创作,亦与陈鸣远的艺术偏好一脉相承。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诗句春雪梅瓣壶

壶流下方,“一泓春雪暗香浮 远”两行竖排行楷题铭清雅洒脱,旁钤“陈鸣远”篆书方章。据考证,题铭或出自曹廉让之手,他是陈鸣远最主要的合作书家,诸多鸣远作品上的题字皆出自其笔。

紫砂器落款多在壶底,壶流下方落款极为罕见,最早可见于柳州博物馆藏明窖出土的大彬菊瓣壶(国家一级文物)。此壶不仅在壶流处落款,更配以七言题句,突破常规,极具创新意识。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诗句春雪梅瓣壶

题铭“一泓春雪暗香浮”堪称点睛之笔,暗合“切茶、切壶、切水”之妙——“春雪”切煮茶之水,“暗香浮”既呼应梅花壶形,又暗喻茶香。

古人视雪为“天地灵气所凝”,以雪煮茶是文人雅事,《红楼梦》中妙玉以五年梅花雪烹茶,便见其雅致。

“暗香”一词,既可见于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亦呼应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不着“梅”字,却将梅之清韵、雪之纯净、茶之幽香融于一句,蕴含文人意趣。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