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物 | 徐达明摹古裴石民《仿悟奇提梁壶》
已故国大师徐达明,于上世纪80年代复刻裴石民、莫悟奇经典作品《仿悟奇提梁壶》,全手精工摹古老壶,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非凡。
华颖壶是顾景舟先生根据传统壶体“掇球”演变所创的壶式。顾景舟大师以一朵半开的花苞为意,基于掇球壶的基础上,加以取舍和扬弃,创出此造型,又与清末陈鸿寿所创曼生十八式中的乳鼎壶相遥相呼应。
自古以来,人们以如意作为原型,从中提炼出心形、灵芝形和祥云形的如意纹样,在众多领域予以运用,而如意与紫砂的结合,就诞生出了许多经典的紫砂器型,其中最著名的三款如意壶,当属仿古如意、云肩如意、大彬如意。
道光至同治年间,与邵大亨同样为宜兴川埠上袁村的邵友廷对大亨掇球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处理与再创作,友廷掇球因此诞生。友廷掇球介于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汉瓦壶是清代中期极为流行的紫砂壶款式,取自秦砖汉瓦中的汉瓦为元素,融入紫砂造型器之中。汉瓦壶造型简洁,庄重古朴,直身筒、大口盖,更便于投茶和清洗,故实用性较强,颇受茶客青睐。
半瓢壶,即曼生半瓢,是清代紫砂大家陈曼生与制壶名家杨彭年的合作经典。以半瓢为器身,造型设计简洁。把梢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壶身铭:“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
惠孟臣,乃明清时期的制壶好手,以擅制小壶驰名于世,尤以朱泥作品为最,后世称为“孟臣壶”。其中梨形壶、水平壶等是孟臣壶的经典代表,它们不仅风靡南国,且早在明末清初之际,就已经远销南洋、日本、欧洲。
使用紫砂盖杯,一方面节省泡茶时间,另一方面便于持握走动。许多壶友对紫砂壶及其泡茶工序已经十分熟悉了,但是关于紫砂盖杯,其有哪些优点?又该如何使用与保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