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价值千万的十二把紫砂壶!
史上价值千万的十二把紫砂壶!著名作家艾煊在1986年首届紫砂散文节期间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抟泥铸此君,朴拙稚巧隽,碧螺浅半盏,不酒亦醉人”……
顾道荣《束柴三友壶》作于1995年,采原矿紫泥全手工精心制成,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题材,集松、竹、梅三干而成,意指寒冬腊月,独近自然之精神。三九严寒之地,独选自然之美感……
顾景舟大师的经典壶型,你认识几款?顾景舟,宜兴紫砂七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在壶艺上的成就颇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颇有成就的一位……
张红华《墨绿泥云肩三脚鼎壶》此壶采用家藏的原矿墨绿泥精心抟制而成,为张红华老师早期作品。以三脚鼎为原型,壶身作为鼎的主体,身筒矮且圆滑,三足的衬托作用非常鲜明……
紫砂学堂 | 石瓢:跌不破的形!石瓢壶早期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
徐达明王秀芳伉俪合制《百岁树桩壶》 此壶作于九十年代,为徐达明与夫人王秀芳合作作品。以一段老树桩为造型,底以四根树枝作足,将壶撑起,尽显此壶的气势与张力……
民国紫砂壶九大传奇人物,你认识吗?紫砂壶的发展是一段漫长的历史,紫砂壶早期出现于宋代,至明代迎来第一个巅峰时期,到清朝民国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制壶名家辈出。
李碧芳《掇球壶》为紫砂壶经典器型之一,历代大家多有制作,各有神韵。此壶继承了掇球壶雄浑沉稳的特点,壶身扁圆,壶腹饱满,气韵充沛。壶口宽大,压盖严丝合缝,盖面隆起……
张红华《提梁石瓢壶(冯其庸书画)》此壶作于九十年代,石瓢壶身浑厚拙朴,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有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提梁自然挑起,造型别致,作半圆形,不是取其轻巧,而是取其纯拙……
陆虹炜《周盘壶(沈汉生铭)》周盘壶为紫砂传统器中经典款式之一,其特点是去除繁琐的装饰和陈旧的样式,务求简洁明快。此壶精选原一厂老紫泥制成,临摹明式周盘之神韵,全手工创作而成……
任淦庭《粉浆赏瓶(对)》此器为俗称的棒槌瓶,其寓意为天下平定,女人不需要为远在疆场的丈夫缝制冬衣,不再有战争。此对瓶其中一瓶的画面为两只喜鹊宿于盛开的一树双色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