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壶人物丨孔春华 · 独一无二的孔氏绞泥

    1990年,孔春华和姐姐孔新华,弟弟孔小明共同创办了“孔家壶”,至今仍以方器与无人可复制的绞泥工艺名扬紫砂艺术界。方器难做,孔春华从学习传统工艺入手,不断钻研摸索,从名家名作里博采众长……

    05/25
  • 秋冬饮茶丨大咖们都推荐普洱!

    普洱茶的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中医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

    05/21
  • 经典紫砂壶解说丨美人肩

    美人肩,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有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雅致。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宛若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度……

    05/21
  • 淘壶人物丨惠祥云 · 惠风祥云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制陶世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

    05/20
  • 经典紫砂壶解说丨石瓢壶

    “石瓢”又称“石铫”,“铫”在《辞海》中解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以前是金属器皿,后衍生成为陶器,早期考证在大文豪苏东坡《试院煎茶》中:“且学公家作名饮……

    05/20
  • 银器 | 花卉:银壶上的一抹风景

    东方艺术的一大特点在于写意,艺术的高下,在于境界,强调景中有情,景外有境,这种从骨子里透出的文雅,也在银壶上得到诠释。银壶的装饰,常能见到各种各样的花卉雕刻……

    05/19
  • “一壶难求”的唐门壶——唐凤芝《全手鱼化龙壶》

    唐凤芝(1900-1976),男,宜兴丁蜀上袁村人,清末民国紫砂大家,1954年移居蜀山南街。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他创制了“抗战胜利壶”,又称“国光壶”,籍示爱国热忱……

    05/19
  • 茗茶 | 夏天排寒湿,要喝什么茶?

    天气潮热的季节,是排出体内寒湿的好时节。茶不是药,但是是很好的养生饮品,喝对了茶,更有排寒湿的效果。

    05/18
  • 紫砂壶鉴赏 | 范洪泉——《菱花汉君壶》

    范洪泉,1956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先后数十年来潜心紫砂艺术,心无旁骛,默默耕耘,长于创新,成绩斐然。师从吴云根、朱可心老艺人,为“可心花货”嫡传弟子,跟随朱可心二十余年……

    05/18
  • 青瓷 | 为什么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

    宋代,是一个属于艺术的时代。宋代诗词,把中国古代汉语的美发展到极致;宋代书画,代表了中国文人的高审美;而宋代的瓷器,则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

    05/17
  • 淘壶人物 | 中青辈实力派——朱晓东

    朱晓东生于陶艺世家,紫砂于他而言,是如同呼吸般熟悉的存在。他自幼师从家教,1984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工蒋彦。后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05/17
  • 紫砂壶鉴赏丨张红华 · 玉笠壶(李可染书画 孤品)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

    05/14
  • 紫砂壶的烧制——推板窑和电窑为目前主力军

    紫砂壶的烧制——推板窑和电窑为目前主力军。紫砂壶成型的关键——烧制。说到烧制必然是要提到窑炉,宜兴烧制紫砂的窑炉有龙窑、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梭式窑、电窑……

    05/14
  • 经典解说紫砂壶丨西施壶

    “西施”又叫“倒把西施”。其灵感来源于古代美女西施,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

    05/13
  • 淘壶人物丨储亦斌——花器魂韵,老泥本色

    储老师对历代制壶名家作品进行细致研究,对他们作品造型、泥料、火候、磨损等每一个细节烂熟于心,并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于泥料、泥料颜色、原始颜色与烧成之后的颜色区别……

    05/13
  • 辨认陶刻的优劣,文人壶藏家必看这几招!

    以刀为笔,以壶为纸,文人壶的生命就在于陶刻。曼生铭文继往开来,文人气象充沛淋漓。盈盈一壶,自此得意于丘壑,字随壶传,壶依字贵,刻绘以其生命的芳泽,温润着世事沧桑……

    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