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堂 | 紫砂方器为什么难做?

    方器之所以难做,主要是因为要采用传统的手工镶接成型,先分别做成一片一片的泥条,再把它们拼接起来。

    12/03
  • 淘壶人物(第105期)|沉醉于书画的陶艺家——范建军

    范建军,字一明、奕明,1962年8月生于江苏宜兴,2009年研高。1979年受教于著名陶刻名家谈尧坤老师,198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国大师鲍志强系统学习书画及紫砂陶刻技艺,逐渐形成紫砂“微刻”装饰的独特风格。

    12/02
  • 工极而韵,紫玉蕴光——周桂珍《小北瓜提梁壶》

    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在紫砂名人王寅春门下习艺,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1961年,得“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悉心指导……

    12/02
  • “紫砂七老”王寅春之传人——高旭峰《葵伴壶》

    高旭峰,男,1970年生于宜兴制壶世家,优秀青年陶艺家,“七大老艺人”王寅春外孙,1986年进紫砂培训班学习制壶,198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1996年师从花货大家江建翔……

    12/02
  • “薄胎第一人”——陈国良化丑为美《供春》

    在今天的供春壶作品中,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另类”作品,如盛传的陈国良——“薄胎供春壶”。有人惊叹于其重不及二两,供春壶的薄胎越做越薄,这些势必带来一些工艺技法上的变革创新,因为光靠传统工艺技法成型是无法满足这些另类的精致追求的。

    11/27
  • 史俊棠:没有“化工壶”!

    关于紫砂“化工壶”的争论,从2010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事实上,当年6月的一场记者招待会上,紫砂圈的几位资深从业者就已经对紫砂“化工壶”的争论做出了明确的回应。

    11/25
  • 淘壶人物(第103期) | 访谈:李碧芳之子——陈岩

    10月30日下午,陈岩老师做客淘壶人紫砂艺术馆,向我们讲述了他母亲李碧芳大师那辈的往事,他进入紫砂工艺厂工作的回忆,以及他对紫砂壶的工艺、使用、收藏上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11/24
  • 鉴物 | 李宝珍——传炉(谈洪泉铭)

    《传炉》作于民国时期,李宝珍制壶,谈洪泉书铭,原矿30年代老泥抟制而成,历经数十年时间的浸润,显得温润古雅,能看出很浓厚的历史沉淀感。

    11/24
  • 鉴物 | 季益顺——梅竹双清

    《梅竹双清》,以梅、竹为题材梅,傲雪绽放;竹,四季常青呈现出一幅典雅清丽的隐世空间

    11/23
  • 淘壶人物 | 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惠祥云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制陶世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从九十年代起,因担心紫砂矿源滥采,开始大力收集优质矿源,当时被业内人戏称“藏泥翁”。

    11/23
  • 纯洁静雅,淡然若素——何挺初《栀子花茶具》

    《栀子花茶具》,是何挺初大师的创新款花器,以栀子花为题材,一壶四杯四碟,九头茶具,纯洁静雅,淡然若素。

    11/20
  • 具有发展潜力的工艺师之一——潘小忠《三友壶》

    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孤本元明杂剧》三友壶以松竹梅为题材最早出现于明代直到现在仍是很受欢迎的一款器型潘小忠此款《三友壶》乃是募古何道洪大师《大松竹梅》而作壶体健硕宽广很有何道洪大师的风格900CC的大容量浑厚清朗、婉约秀丽皆有之更有一种力拔山兮、所向披靡的气势取松、竹、梅入壶多以贴塑手法装饰不仅有松竹梅之形更通过细节之处的掌控将松竹梅不同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11/20
  • 顾景舟一生只用过一次的紫砂壶印章

    大凡名家名作,都对印章十分讲究,而用印最多的,当属顾景舟先生。有一个印章,顾景舟先生一生只用过一次……

    11/19
  • 师古不泥古——吴学远

    吴学远,传世哥窑代表性人物,青瓷老艺人吴献文之子。或许吴学远的名字不为人所熟悉,但他的父亲吴献文却是青瓷界老一辈里的知名人物。上世纪五十年代,吴献文凭借烧制“仿古瓷”好手艺,在青瓷界声名远扬。吴学远从小跟随父亲吴献文学习青瓷烧制技艺,1987年被招入国营瓷厂工作。受父亲熏陶,日用瓷难以满足他对美的艺术追求。每天下了班,他都会尝试去做一些仿古瓷器。“晚上躲在房间里偷偷地做,连邻居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对于吴学远来说,那是一段隐蔽的岁月,也是一段艰

    09/30
  • 跨时代的紫砂艺人——王寅春

    王寅春是位多产的壶艺家,技艺风格独树一帜,光素器、花塑器都带有强烈的个性;方器规矩挺括,敦厚朴实,筋纹器雍容大方,秀美可掬,很难友人企及。王寅春的一生为紫砂工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紫砂事业培养了大批技艺人员,一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为紫砂陶艺的繁荣和发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寅春在13岁的时候,被父亲安排到赵松亭的陶坊学艺。当时赵松亭陶坊云集了紫砂业界很多高手,王寅春常向前辈名艺人求教,不懂就问。在赵松亭、赵乾泰督造下,王寅春制壶水平迅速得到了提高,为后来的

    09/30
  • 简单认识紫砂壶壶钮

    紫砂壶经历几代艺人传习形成规范的制作法则,从形态结构上基本可分成三大类。   (1)光素器:即方壶、圆壶   (2)筋文器:即以线纵向,横向,旋转分割的壶   (3)花塑器:即带有自然装饰的壶,相互组合贯通,并作为壶的主体。    从制作结构上亦可分:主体和附件。   (1)主体:即壶身、壶口、壶底、壶足、壶盖、壶钮(的子)。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