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钧瓷,你需要知道这些!

    收藏钧瓷,你需要知道这些!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凭借着独一无二的窑变艺术,被誉为五大名瓷之首。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09/29
  • 淘壶人物 | 我眼中的惠祥云

    淘壶人物 | 我眼中的惠祥云!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制陶世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

    09/29
  • 紫砂壶鉴赏|沈汉生《茗香壶》

    沈汉生《茗香壶》为沈汉生大师自制自刻的作品,沈氏非常有代表性的壶型,精选原矿紫黑泥制成,运用陶刻与铺砂工艺装饰,壶韵饱满……

    09/28
  • 识紫砂泥料丨你的泥够“老”吗?

    识紫砂泥料丨你的泥够“老”吗?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收藏圈子,什么东西,一旦沾个老字,似乎就等于沾了好字。玩紫砂的,倒不见得都是壶非老不玩,但是泥料,总是讲究老一点得好……

    09/27
  • 紫砂壶鉴赏|沈汉生《汇泉壶》

    沈汉生《汇泉壶》此壶壶身扁而宽大,鼓腹,气韵充沛而饱满;壶嘴短而小巧,有浑圆之势,显得极为可爱;耳把曲线流畅,弧度自然圆润。壶盖设计巧妙,饰两条子母线,表现出波浪起伏的样子……

    09/27
  • 史上价值千万的十二把紫砂壶!

    史上价值千万的十二把紫砂壶!著名作家艾煊在1986年首届紫砂散文节期间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抟泥铸此君,朴拙稚巧隽,碧螺浅半盏,不酒亦醉人”……

    09/26
  • 紫砂壶鉴赏|鲍廷博《束柴三友壶》

    鲍廷博《束柴三友壶》作品以松、竹、梅三友为题,集束一捆,诠释出中华民族和谐文化。壶身将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松段的松鳞、松针,梅段的枝干、花卉……

    09/24
  • 紫砂壶鉴赏|顾道荣《束柴三友壶》

    顾道荣《束柴三友壶》作于1995年,采原矿紫泥全手工精心制成,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题材,集松、竹、梅三干而成,意指寒冬腊月,独近自然之精神。三九严寒之地,独选自然之美感……

    09/23
  • 玩壶的五个境界!你在第几层?

    玩壶的五个境界!你在第几层?紫砂壶既是器具,也是艺术品、收藏品;玩紫砂壶,就如同品一壶茶,别有味道。

    09/22
  • 紫砂壶鉴赏|姚志源《石榴壶》

    姚志源《石榴壶》此壶作于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工笔画意,巧色制作。原矿紫泥作胚,搭配绿泥等不同成色的泥料,制成丰富多彩、生动自然的石榴壶形象。

    09/22
  • 紫砂壶鉴赏|姚志源《丹柿壶》

    姚志源《丹柿壶》此壶作于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工笔画意,巧色制作。原矿红泥作胚,搭配不同色彩的泥料,制成丰富饱满的柿子壶形象。

    09/18
  • 顾景舟大师的经典壶型,你认识几款?

    顾景舟大师的经典壶型,你认识几款?顾景舟,宜兴紫砂七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在壶艺上的成就颇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颇有成就的一位……

    09/17
  • 紫砂壶鉴赏|张红华《墨绿泥云肩三脚鼎壶》

    张红华《墨绿泥云肩三脚鼎壶》此壶采用家藏的原矿墨绿泥精心抟制而成,为张红华老师早期作品。以三脚鼎为原型,壶身作为鼎的主体,身筒矮且圆滑,三足的衬托作用非常鲜明……

    09/17
  • 紫砂学堂 | 石瓢壶:跌不破的形

    紫砂学堂 | 石瓢:跌不破的形!石瓢壶早期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

    09/16
  • 紫砂壶鉴赏|徐达明王秀芳伉俪合制《百岁树桩壶》

    徐达明王秀芳伉俪合制《百岁树桩壶》 此壶作于九十年代,为徐达明与夫人王秀芳合作作品。以一段老树桩为造型,底以四根树枝作足,将壶撑起,尽显此壶的气势与张力……

    09/16
  • 民国紫砂壶九大传奇人物,你认识吗?

    民国紫砂壶九大传奇人物,你认识吗?紫砂壶的发展是一段漫长的历史,紫砂壶早期出现于宋代,至明代迎来第一个巅峰时期,到清朝民国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制壶名家辈出。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