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鸣远紫砂杯,你见过几个?

    陈鸣远,号鹤峰、鹤村,一号石霞山人,又号壶隐,清康熙年间杰出的紫砂艺人。他上承明代精粹,下开清代格局,在工艺、造型、铭刻、堆塑及配色等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陈鸣远超脱明代几何器形、筋纹器形的局限,以花木蔬果等的自然形态成壶,生动活泼,富于美感。开创了紫砂艺术“花货”之先河。今天我们来看陈鸣远最美的紫砂杯,它们造型别致,精巧可人,将紫砂杯演绎到精致,是紫砂杯中圣品。1.千载杯此杯为松树桩形的像生紫砂器,松枝为柄,杯口自然随形,自然伸展

    08/24
  • “传炉壶”造型有何意义

    壶仿“传炉”之型,寓意饮茶延年,期盼“茶寿”。中国的道家认为,金木水火土可生成万物,东西南北中可构成—切。玄武、朱雀、青龙、白虎被道家鼓吹用以镇守四方。“传炉”在手,即把持了上下左右中:壶盖居上,上为北,玄武当权,北方多水,圆润、饱和、可疏而不可堵。壶足在下,下为南,朱雀昭旺,南方多火,升腾、昌彰、可稳而不可激。壶流耸左,左为东,青龙腾达,东方多木,婀娜、摇曳、可扬而不可抑。壶把悬右,右为西,白虎守护,西方多金,刚烈

    08/24
  • 紫砂壶成型技法

    在紫砂壶的收藏中,经常听到“全手工”、“半手工”等说法,很多人也很迷信全手工,有很多技巧、攻略教人怎么辨别全手工。这些都涉及到紫砂壶的成型技术。

    08/24
  • 得古意而能出新样 ——概记世界级紫砂艺术大师顾绍培

    顾绍培,1945年出生于宜兴陶业世家,中共党员。1958年进宜兴紫砂中学读书学艺,转入紫砂工艺厂后,师承著名老艺人陈福渊,并得壶艺泰斗顾景舟长期悉心指导。从业紫砂60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融艺术个性于一体,创作新品100余个。曾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金奖;二十多次获省、国家级工艺美术评比大奖。顾绍培大师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平生事迹多不胜数,略捡一二与壶友分享。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顾大师出

    08/21
  • 姚志泉紫砂艺术丨如意三足炉

    姚志泉,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国大师汪寅仙爱女。姚志泉老师的作品从光货入手,以花货为主,工艺制作精细且独具个人特色,作品曾多次刊载于港台书籍杂志。此壶为汪寅仙大师监制,采用原一厂老紫泥,砂质温润细腻,壶体略扁圆,三弯流很好地体现出线条的柔和婉转,耳形把,把握舒适称手;壶底三足为撑,拔高姿态气势;圆纽覆于盖上,中间留有出气小孔,提拿方便自如。壶盖贴塑四瓣对称的如意云纹,寓意“事事如意”。《如意三足炉》没有华丽的外表和繁杂的

    08/21
  • 单把价格300和单把价格3000的壶,区别在哪里?

    紫砂壶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某个时代的品味,规范了它的造型及纹饰。纵观紫砂壶的历史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由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复又返璞归真从简行事,经历了古朴、华丽、淡雅的三个阶段。一、好壶差壶区别壶都是人做的,做一把好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有两把壶放在您的面前,一把是一个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做的,另一把只花了他半个小时,按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计,后面那把他每天可以做十几把,可以想象每天十几把的壶一定

    08/20
  • 鲍志强紫砂艺术丨福寿延年

    鲍志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福寿延年》由国大师鲍志强制作,师从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并独创“乱刀刻”,师承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后得任淦庭教泽。福寿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不倦的追求,饱含“华贵、伟岸、进取、太平”的象征意义,蕴含着无所不在且充满灵性的力量。这对福寿延年壶,取自传统凤凰的造型,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相生相对。高者如凤,矮者如凰,呈现出行云流水的线条之美。不仅造型别致,且加以遒劲有

    08/20
  • 紫砂壶泡茶的十大好处你知道几个?

    一壶茶,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品茶论道不亦乐乎。茶文化源远流长,成为古人诗词歌赋的必备选题。很多故事,也就是从一壶茶开始的。时光虽翩翩流逝,但饮茶人、好壶人却延绵不绝,从原来的文人雅士之间慢慢流传到大众面前。很多茶友喝茶都喜欢用紫砂壶,也可以说宜兴紫砂壶是我们喝茶的必备茶具,因为紫砂泥料的天然稀缺性,所以有些名家大师的紫砂壶作品都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至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展会或者拍卖市场都有很多紫砂壶的身影,而这也显示了紫砂壶在现代收藏市场的价值空间。

    08/19
  • 承健紫砂艺术丨君玉壶

    承健,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师从吴震、谢曼伦夫妇,中青辈实力派陶艺家。承健老师制壶工艺扎实,技法熟练,在壶的细节处理上精益求精,形神兼备。作品古雅、朴实,善制经典器型,很好地继承了紫砂传统文化的要点,并于传统中融入新的元素。《君玉壶》由国大师曹亚麟设计,承健老师制作。采用原矿老段泥,纯净细腻,以湘妃竹为形,采用绞泥螺旋纹作湘妃竹的斑纹特征,一眼就让人赏心悦目。壶身竹节的装饰线,刚好是玉筋线。以出神入化的知了为壶钮,采用“汉八刀”的黄玉蝉形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

    08/19
  • 紫砂界“巾帼英雄”,一代花货女匠——蒋蓉的传奇人生

    蒋蓉在紫砂花货的制作独领风骚,成绩斐然。她将动植物的形象与紫砂技艺融合呈现,形象、色泽及表面肌理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蒋蓉,去探寻这位紫砂大师的传奇人生。蒋蓉,原名蒋林凤,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潜洛六庄村的陶艺世家。从蒋蓉记事起,每逢大年初五,她都能看着祖父带领父亲兄弟三人祭祀陶祖宗,就是春秋时期筑窑烧造陶器致富的越国大夫范蠡,父辈们尊称他为陶朱公、祖师爷。蒋家几代人都是做紫砂的,这是一门传家手艺。但是到了蒋蓉父辈这一代

    08/18
  • 王奋良紫砂艺术丨六角莲子

    王奋良,高级工艺美术师,紫砂民国七老王寅春之孙,王寅春大师的作品光素器规矩挺括,敦厚朴实,筋纹器雍容大方,秀美可掬。王奋良师从父亲王三大,壶艺继承了王寅春的特色,颇具个性,善制方壶,线条清晰、严密,且形象鲜明,气质高雅。《六角莲子》是王奋良老师采用原矿底槽清,仿经典器型莲子演变而来,优质紫泥全手工所制方器,器型大方得体。莲子造型的演变由古朴敦厚到清秀俏丽,愈显高耸;一弯小流胥出于壶肩,轻巧娇娆;壶把如美人手臂作叉腰状,尽显亭亭玉立

    08/18
  • 曹婉芬紫砂艺术丨童心对壶

    《童心对壶》是曹婉芬大师分别采用原一厂老紫泥、老墨绿泥精心创作而成的艺术精品。此壶曾获无锡市新产品开发大奖赛一等奖。《童心对壶》壶身之线、面,精致细润,骨肉亭匀、珠圆玉润。壶盖采用压盖,壶口与盖严丝合缝,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壶嘴、壶把方圆相济,极富立体感。《童心对壶》造型可爱,让人不胜喜欢。壶身为圆形,壶身之线、面,精致细润,骨肉亭匀,光泽透亮灵动,恰似冬天穿着臃肿的胖娃娃,憨态可掬。壶身上的铺砂,非常应景。一如

    08/17
  • 吴界明紫砂艺术丨轨月莲子壶

    “莲子壶”从古至今都是紫砂壶中一款非常经典的壶型,莲子家族造型各异、形态不一,正如佛家有云:“莲由心生,心生万相”。“如意莲子壶”、“平盖莲子壶”以及“牛盖莲子壶”等,无论是何种造型的“莲子壶”,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是不倒的。在众多“莲子壶”的造型中,吴界明老师的此款“莲子”确实新颖。此款“莲子壶”名曰“轨月莲子”,清秀俏丽,似闺阁女子,高颈平盖,圆珠钮似莲子耸立其上,整壶愈显高耸;三弯流胥出,轻巧娇娆;壶把如美人手臂作叉腰状,亭亭玉立之姿,十分惹

    08/17
  • 华健 | 生之逢辰 创业垂统

    古老的蠡河绵延数里绕城而过,远远近近的房屋毗邻期间,像一幅陈陈相因的水墨画。华健工作室的窗外正对着蠡河,目及所至,蠡河就像一条久经沧桑的玉带,数百年来一如既往地流淌着,泛着氤氲波光。日日相见日日见,好景,看不厌,好壶,说不完。隔壁房间的徒弟们在打泥片,声声悦耳。一杯茶暖暖地入喉,华健侃侃而谈,对着蠡河的孤桥幡烟,他的语气和神情之中有一股适谐尘外,绝俗达志的超然。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一个非常遥远的日子,十九岁的华健进入了紫砂厂当学徒。紫砂秉承传承式,父带子,母带女,师父带徒弟。厂长高海庚

    08/14
  • 吴群祥紫砂艺术丨扁樱

    吴群祥老师是“一代宗师”顾景舟高徒,陪伴顾老十几年,深得顾老真传。《扁樱》壶是在笑樱壶基础之上改良而来,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款壶式。吴群祥老师的《扁樱》是摹古顾老扁樱心造之作。此款《扁樱》与顾老同款壶型有所不同,此壶制作稍扁,其制作工艺难度也稍大了些,身桶制作时需要反复清理,使其圆润;壶面微鼓,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呈现出精确的圆弧形。壶盖压盖和壶口严密结合,弧度齐整;壶体端庄古朴,线条优美流畅:壶嘴二弯流,曲线优美大方,出水流畅。

    08/14
  • 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马璟辉的紫砂缘

    紫砂作为一个地方性的标签,引起了越来越多收藏家的关注,目前的紫砂界,艺师之间正在悄悄地实现着新老交接,互为成就的过程,这是一个好现象,同时也对年轻一代的紫砂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璟辉作为其中的一员,经历了技艺的质的飞跃,形成了自己具有说服力的作品语言,是实实在在的紫砂潜力股。马璟辉从事紫砂的机缘有些不一样,他的祖上并没有从事做紫砂一行的前辈,但他对紫砂的了解却比常人更便利和直接。原因是,他有一位精通紫砂老壶收藏,并从事紫砂壶销售的父亲。从小跟在父亲的身边,看壶听壶和揣摩壶,本就聪慧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