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作品鉴赏:冯桂林传人·潘小忠 线圆壶
线圆壶,潘小忠选用原矿家藏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整器简洁雅致,壶身扁圆,气韵儒雅,腹部腰带线装饰平添神韵,线条流畅优美,极富层次感,扁圆之中富有韵味,上手效果极佳。
线圆壶,潘小忠选用原矿家藏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整器简洁雅致,壶身扁圆,气韵儒雅,腹部腰带线装饰平添神韵,线条流畅优美,极富层次感,扁圆之中富有韵味,上手效果极佳。
仿古如意壶,为恽志培2024年新品,摹古顾景舟经典,在传统仿古的基础上加饰如意筋纹,又以薄胎工艺成型,身筒饱满,气韵生动,心形如意对称分布。
腰圆宝菱壶,为许兵选用原矿黑泥精制而成,如墨玉般的色泽透出莹润之感。整体以菱花为题材,壶体圆润饱满,筋纹线自盖顶延伸至壶底,整器于简洁素雅中透出精致。
踏雪寻梅提梁壶,沈龙娣引梅入壶,选用原矿红清水泥全手精工制于2023年,扁球壶身,丰肩无颈,平盖微鼓,身筒以及盖面贴塑嫩梅朵朵,与昂扬向上的弯流、梅枝架起的提梁、虬曲于壶盖上的梅枝形钮,相互呼应。
观古曲直壶,是徐曲摹古李仲芳“净绿轩”圆壶心造之作,较之原壶,壶身略高,壶口略收,壶盖穹隆,壶嘴更加直挺有势,壶把鋬处略上提,使得整壶“曲”、“直”关系对比明确。
竹段三友壶,为潘小忠作于1996年的精品老壶,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题材,制作精致,造型设计巧妙,细节雕刻十分细腻,用极富生态的元素,诠释清雅之风与自然和谐之韵,赏心悦目,实用性强,颇具收藏价值。
竹段壶,顾斌武于90年代初,为香港回归而特制,仅此一件,采用稀缺墨绿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整壶以竹为题,制作精良,刻画细腻,用极富生态的元素,诠释竹之清雅,自然之美韵,令人赏心悦目。
仿古壶,为赵江华于90年代末,采老紫泥制作而成,尺寸和泥料均为顾老留存,身筒扁矮,鼓腹饱满,壶肩略平,向上收束为短颈阔口,盖中珠钮扁圆有劲,一弯流自肩部顺势而出,圈把简洁蕴力。
六菱壶,鲍廷博创作于1993年,选用原矿黑料为胎制成,壶表采两种泥料以经典绞泥手法,表现明代漆器的犀皮效果,整器端庄大方,沉稳厚重,方正的外形结合绞泥装饰,将传统美学的魅力表现得尤为真切。
葵仿古壶,陆小强采原矿底槽清为胎,以仿古壶为基础,壶身做葵式筋纹,六菱葵瓣筋纹规整,从壶身到盖面充满劲力,从形到神洋溢出旺盛的、有节奏的韵律美感。
王奋良,高级工艺美术师,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之孙,为王氏壶艺第三代传人,跟随父亲王三大学艺,其间经常受到伯父王石耕、叔父王小龙的悉心指导,制壶手法全面,作品别具一格。
观云壶,徐曲选用原矿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由其爷爷徐汉棠大师监制,家藏老料老味十足。整器造型新颖,设计充满巧思,扁圆壶身气韵充沛,口盖宽大,聚以天地之气,上作牛盖,如牛之双目,炯炯有神,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