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渚镇整理复垦土地2100余亩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本报讯(记者双 力) 连日来,张渚镇原黄泥岗宕口机声隆隆,占地近80亩的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据该镇国土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干群念活“土地复垦经”,在废宕口上造农田、死水塘里建绿地,三年整出2100余亩新田地。张渚镇地处宜南山区,当年在“靠山吃山”思想的影响下,不少青山被“开膛破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三年前,该镇启动环境保护工程,关停矿山宕口上百只,留下总面积5000余亩的“瘌痢山”、死水塘。如何让“瘌痢山”重新恢复绿色植被,让死水塘重现生机,最根本的问题是重
  

本报讯(记者双 力) 连日来,张渚镇原黄泥岗宕口机声隆隆,占地近80亩的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据该镇国土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干群念活“土地复垦经”,在废宕口上造农田、死水塘里建绿地,三年整出2100余亩新田地。

张渚镇地处宜南山区,当年在“靠山吃山”思想的影响下,不少青山被“开膛破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三年前,该镇启动环境保护工程,关停矿山宕口上百只,留下总面积5000余亩的“瘌痢山”、死水塘。如何让“瘌痢山”重新恢复绿色植被,让死水塘重现生机,最根本的问题是重塑地貌、重构土壤和恢复植被。通过实地调查,该镇国土管理部门摸清了可复垦土地分布状况,形成了填坑塘变地、扒高坡建田、改土壤复生的复垦“路线图”。复垦地块上留存工棚建筑、机座堆场需要搬迁,他们真诚耐心地与搬迁户算了一笔账:“瘌痢山”、死水塘不改造,留下的是环境遭破坏长久之痛。给山体重新围上“黛绿色裙边”,不仅可以恢复生态环境,还可以解决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用地紧缺问题。这笔账帮助山农们算出了土地重新利用的价值,形成了“多存方寸地,留待子孙耕”的共识。

在土地复垦过程中,该镇集中力量、克服困难,努力重塑青山、变废为宝。东龙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总面积776亩,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复垦面积达210亩,其中原堆放石料区地面上覆盖的是一层厚厚的混凝土。在复垦时,该镇聘请专业工程公司,调来推土机等10辆大型机械设备,连续作业45天,将覆盖在有机土壤上的“盔甲”打碎搬走,地貌得到重塑,土壤得以重构。原黄泥岗宕口开采大理石留下大塘深数十米,施工方多花十余天削平附近“馒头山”,回石填塘整体复土,保证整理后的土地可以永续利用。按照土地复垦要求,项目区覆土深度须达到60厘米,土从哪里来?该镇国土管理部门提出向水库清淤借泥,施工队克服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大的困难,咬紧牙关,从茶亭等水库运来淤泥12.2万方,确保项目区土地平整肥沃,竣工验收即可种植耐旱性强的农作物。像原小孤山宕口复垦后种上了玫瑰花,5月玫瑰盛放,成为一道美丽风景。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