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减排交出优秀“成绩单”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去年,全市完成并投入使用的8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现年节能9.2万吨标准煤,间接节能47万吨标准煤,节水130多万吨,削减COD260多吨。□今年,14家企业大手笔推进节能减排工程,掀起新一轮节能减排热潮。□今年新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家,目前全市已通过省经信委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50家,形成了10多条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本报讯(记者赵 辉) 日前,位于太华镇的市海福印铁制罐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全自动四色印铁生产线节能技改项目建设。该企业负责人潘福安介绍说,项目建成投用
  

□去年,全市完成并投入使用的8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现年节能9.2万吨标准煤,间接节能47万吨标准煤,节水130多万吨,削减COD260多吨。

□今年,14家企业大手笔推进节能减排工程,掀起新一轮节能减排热潮。

□今年新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家,目前全市已通过省经信委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50家,形成了10多条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

本报讯(记者赵 辉) 日前,位于太华镇的市海福印铁制罐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全自动四色印铁生产线节能技改项目建设。该企业负责人潘福安介绍说,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大大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年均减少燃煤2066.7吨,减少用电107.9万千瓦时。近年来,我市广大企业各施高招推进节能减排,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消费量、万元产值能耗双双下降,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如何完成“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硬指标?这道题答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和百姓安居乐业。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利用财政“杠杆”,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节能减排项目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去年,我市专门出台了《宜兴市工业节能减排三年(2013年-2015年)行动计划》《关于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工作的考核激励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企业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达到规定要求的进行奖励。2013年,我市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江苏灵谷化工余热发电、远东光电窑炉全氧燃烧等8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不仅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据统计,这8个项目可实现年节能9.2万吨标准煤,间接节能47万吨标准煤,节水130多万吨,削减COD260多吨。

政府有效引导,企业积极行动。今年,我市又有14家企业大手笔推进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其中,中煤电缆实施电机系统变频节能改造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节约电力643.57万千瓦时,减少CO2排放约5309.45吨,节约成本405.54万元,新增利润294.57万元;江苏富陶科陶瓷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建筑垃圾制陶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引入西班牙格列柯集团生产工艺,采用建筑垃圾代替部分陶土原料进行生产,从国外引进辊道窑、烧成窑等主要生产设备,项目达产后年消耗建筑垃圾6万吨;艺蝶针织有限公司实施的废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年可减少废水排放量52.8万吨,减少COD排放量117.74吨,减少氨氮排放量约1.24吨,每年可节约水资源费、排污等费用232.32万元,节约综合成本216.42万元,节能减排热潮不断掀起。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新型模式也在我市悄然兴起。据了解,根据相关约定,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全部设备和效益归客户所有。利用这种模式,企业节能减排不花一分钱,还能产生效益,赢得全市上百家企业的青睐。目前,全市已备案节能服务机构达13家,其中天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重点锁定企业工业煤粉锅炉技术改进,为燎原化工等多家企业摘掉了高耗能“帽子”。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我市相关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各显神通”,交出一张优秀的“成绩单”。据了解,今年我市新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家,目前全市通过省经信委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50家,形成了10多条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中超电缆等5家企业被评为无锡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企业,徐舍南方水泥等2家企业被评为无锡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协联生物被省经信委评为首批(全省10家)省级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灵谷化工申报获得工信部首批(全国43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称号。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