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砂茶壶珍品在南京展出 为期一周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明末陈子畦:“青灰小方壶”清初陈鸣远:“朱泥包袱壶”本站南京5月21日电 (顾姝姝)或形似包袱,或坑坑洼洼,或光滑如玉......5月21日,在南京上元书院展出的明清紫砂茶壶吸引了不少市民。据悉,本次展出的10把茶壶是由台湾的一位录音师宋文胜所收藏,这些藏品也是首次公开展出。在本次展出的茶壶中,最古老的是明末紫砂壶艺人陈子畦的“青灰小方壶”,此外还有清初陈鸣远的“朱泥包袱壶”、清中期陈荫千的“粗紫茄高园壶”等。“这10把茶壶都来自宜兴,宜兴紫砂是一颗一颗的矿石,要成形很不易。”宋文胜介绍。从音乐到茶壶收藏

明清紫砂茶壶珍品在南京展出为期一周

明末陈子畦:“青灰小方壶”

明清紫砂茶壶珍品在南京展出为期一周

清初陈鸣远:“朱泥包袱壶”

本站南京5月21日电 (顾姝姝)或形似包袱,或坑坑洼洼,或光滑如玉......5月21日,在南京上元书院展出的明清紫砂茶壶吸引了不少市民。据悉,本次展出的10把茶壶是由台湾的一位录音师宋文胜所收藏,这些藏品也是首次公开展出。

在本次展出的茶壶中,最古老的是明末紫砂壶艺人陈子畦的“青灰小方壶”,此外还有清初陈鸣远的“朱泥包袱壶”、清中期陈荫千的“粗紫茄高园壶”等。“这10把茶壶都来自宜兴,宜兴紫砂是一颗一颗的矿石,要成形很不易。”宋文胜介绍。

从音乐到茶壶收藏,宋文胜的跨界心得是:干茶不可能吞下去喝,它有一定的流程,茶、水、壶、杯,这四样东西是跑不掉的。音乐也是一样,一定要先有乐曲,再用乐器来演奏,同时还要有好的演奏家把它演奏出来。“美妙的声音是从接力赛一棒一棒留下来的,它是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中间有一块出问题了,它就会被扣分。”他说,自己的工作是做录音,要把最好的音乐录下来,需要回到现场,还原声音,他正是用这种方式来了解茶壶。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一周时间。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