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易和081
朱泥壶由于密度很大,接近瓷器,传热迅速,容易逼出茶叶的香味,加上红润剔透,烧制极其困难,古人以拥有一把朱泥壶为荣,自古以来,朱泥壶就没有精美品,多少都有点变形,能有一把纯料朱泥,是很多壶友的梦想。
烧制朱泥的成品率,最高只有30%,做一把中品朱泥壶,需要半斤泥料,加上70%的报废率,
朱泥原矿,含铁量极高,含有石黄、石红,不含砂,泥性重,烧制光泽度极高,变形系数极大,烧制泥料收缩20%-30%以上,烧制温度1050度-1100度,烧制成品率三成以下。
朱泥紫砂壶是别具一格的宜兴壶艺,虽然同属宜兴系列,但不论型制上、泥胎的组成上、茶艺文化的内容上,和壶艺出现的文化背景上,都与宜兴紫砂有不同和别具特殊风格的艺术,它的红润娟秀是玩家们别以眼光骄宠的,它的精致细腻是茶家们掌中的名门闺秀,可轻轻把玩而不可亵玩的。
朱泥紫砂壶的胎土与陶瓷工程上所称的红钢砖泥,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组成,虽然它的传说甜美神秘,虽然它的成型做工都可令您迷惘神醉,但它的泥料却是人类使用陶泥中最原始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类。(例如希腊的古红泥陶器,中国的红砖陶俑)只不过制壶的陶家们,为了配制更精细的泥料,将红砖泥以水洗和沉淀,用筛目140目到160目的筛子水洗筛选成细腻如腊的泥料,而制成细如滑脂的美壶。朱泥紫砂壶的土质一如其他陶土的成份,除了含铝、含钙、含石英为其基本组成外,最大的特色是含铁量极高,大约可达14%到18%,这也是红泥壶会成为红色的主要成因(一般陶土如果含铁量4%左右,陶色呈淡黄;7%左右,陶色呈缎泥;10%左右则呈土黄或淡灰;13%左右呈棕色或咖啡色)。
朱泥的蕴藏情况几乎各地都有,这便是红砖为最普遍建材的原因,所以将红砖泥淘洗筛细便可得到起码的朱泥了。唯各地的泥质含铁量不一定,如要得到饱和的色彩,有时必须添加铁粉(Fe2O3),朱泥的原矿土大部分是土黄色的,这与未烧的红砖是黄色的情形一样,含火山堆积岩的土矿会较红些,但可塑性会稍为低一点。
朱泥紫砂壶艺在传说的评论中有这么一句话:“一无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陆思亭、惠逸公、惠孟臣等虽然流芳百世,其作品神格化于传说中,而不知真品去向,所以后人只能从后代的仿作中追踪其精神和创意,然而,更有甚多的精品都未经署名,那些未曾出现名字的陶家在历史上曾经制作出更多精于名家们的作品,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传说,说是最好壶往往都是没有署名的,或是没出名的陶家做的。有这么一句传颂可知当时(清中末期)红泥壶欣赏和把玩是盛极一时的风气。
敬请关注天易和堂
好东西,好品质,尽在天易和堂
Tel:13205357575,13589803626
天易和堂(tianyihetang)
天易和堂公众号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