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18日,《宜兴日报》新开辟的《党员微故事》栏目闪亮登场,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目光。笔者细细品读完《考场的拐杖》《窗口的“尖兵”》两篇微故事,感到浑身充满了正能量,由衷觉得这是个好栏目。笔者认为这个“好”,其实“编者按”里已表述清楚。一是好在讲的都是故事。故事因其具有可读性,受人青睐。这些故事说的都是鲜活生动的事,没有添加作者的任何评论,给人以真实感。二是好在故事的“微”。时下,人们都热衷于“微”,因为它不浪费时间。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每篇200多字,1分钟就可读完;简单通俗,一读就懂,这正是读者需要的
6月18日,《宜兴日报》新开辟的《党员微故事》栏目闪亮登场,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目光。笔者细细品读完《考场的拐杖》《窗口的“尖兵”》两篇微故事,感到浑身充满了正能量,由衷觉得这是个好栏目。
笔者认为这个“好”,其实“编者按”里已表述清楚。一是好在讲的都是故事。故事因其具有可读性,受人青睐。这些故事说的都是鲜活生动的事,没有添加作者的任何评论,给人以真实感。二是好在故事的“微”。时下,人们都热衷于“微”,因为它不浪费时间。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每篇200多字,1分钟就可读完;简单通俗,一读就懂,这正是读者需要的。三是好在主人公都是身边的平凡人。这两篇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是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工作人员,一个是市人社局失业保险窗口工作人员,都是我们身边的人,他们身上没有这样那样耀眼的光环,也没有高大全的形象,读他们的故事感到十分亲切。四是好在事情虽小,但寓意深。这些微故事,都是本职岗位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事情虽小,寓意却深,读罢能让人回味。无论是童明龙拄拐杖、挂吊瓶不缺考,还是王琛伟强忍委屈微笑劝服“醉汉”,都反映了党员强烈的敬业精神和优质的服务态度,让人心生敬意。读完他们的故事,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事情都是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放在自己身上,会如何处理呢?
当前,我市正在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的形象正在接受群众的考验。推出这样的栏目,把身边党员的形象展现在公众的目光下,对于弘扬党员先进性,促进党员严于律己、树好形象,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两个微故事开了个好头,我们期待有更多更精彩的党员微故事上演,向社会传递一波又一波的正能量。(云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