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帮助企业用好原产地证书这一有利“武器”,今年,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行“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调整加工工序,确保产品符合原产地证书签证要求。同时,设立原产地证书签证申领“绿色通道”,优先受理货物申报、办理通关手续。
昨天,记者从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1至6月,该局共签发原产地证书6161份,签证金额约3.5亿美元,为企业节约出口关税1000多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签证份数和金额均增长10%以上。
原产地证书是出口商品在进口国享受最惠国待遇、关税减免待遇等的法律证明,包括一般原产地证、普惠制原产地证和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在对外贸易中,原产地证书一向被视为推动产品出口的“经济护照”,可有效惠利企业。如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上半年共签证100份,出口货物总货值约540万美元,为企业节约出口关税超20万美元。随着“红利”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宜兴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意识到拥有“经济护照”的重要性。目前,我市已有原产地证书注册企业653家,主要涉及化工、轻纺和机电产品等行业。特别是今年1月1日起,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第二阶段降税正式启动,石化、机械、电子等行业中多数产品的关税税率从去年的2.5%降到“零关税”。截至6月底,我市共签发ECFA原产地证书113份,同比增长130.6%。
为帮助企业用好原产地证书这一有利“武器”,今年,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行“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调整加工工序,确保产品符合原产地证书签证要求。同时,设立原产地证书签证申领“绿色通道”,优先受理货物申报、办理通关手续。(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