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壶人物 | 绞泥翘楚——高路群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高路群,中青辈实力派,紫砂绞泥工艺代表性人物。

高路群

中青辈实力派

师从陶艺家李美金

紫砂绞泥工艺代表性人物

紫砂绞泥,源于瓷器中的绞胎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紫砂泥,通过人工揉合、按压、层叠、镶嵌等多种手法绞和在一起,形成精美的纹饰图案。自上世纪70年代吕尧臣大师试制成功伊始,被丰富地运用于紫砂壶的装饰之中。而在当今紫砂界,亦藏有一位绞泥技法卓越的高手,他就是实力派陶匠——高路群。


《听风》


一、钟情绞泥,培以妙技

高路群于1972年出生,陶都的文化滋养,使其从小就深深爱上紫砂艺术。在20岁时,他便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陶艺家李美金学艺。李美金曾受老艺人任淦庭教泽,壶艺底蕴深厚,也难怪在高路群的紫砂作品中,总能窥见诗情画意的独特美感。


《听风》

孜孜不倦的学习,使高路群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对绞泥情有独钟的他,具有强烈的立异精神,希望在绞泥技法中寻求突破。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无数次的试炼,高路群终实现技术上的飞跃,将紫砂绞泥与嵌泥技艺相互结合,巧妙融于制壶之中。


《纵横天地之横》

传统的全手工制壶基础,加上出色的艺术审美与构思能力,使高路群的作品,在氤氲精美质感的同时,都带有浑然天成之妙。其作品承古取真,劲健俊逸,浑然清丽,风貌独领,多次被博物馆收藏,亦受到业内人士与藏家的好评与喜爱。


《纵横天地之横》


二、匠心执守,方成大器

一件绞泥完美品的诞生,历经重重关卡,不仅需要匠人具备扎实的制壶功底,更考验其对于泥性、窑温的精准掌握。每一次拍打泥片,纹理和图案都有变形的风险,想要将泥片拍好,塑以精美的纹样,需要非常精细化的操作。


《龙之吻(小)》

进窑烧制时,要确保作品不会因为吃火度和收缩比的不同而产生开裂破损,最终才能形成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可能就要重头来过,较低的成功率,使不少人望而却步,高路群却在绞泥领域中游刃有余,达以翘楚之境。


《龙之吻(小)》

出自他之手的紫砂作品,每一件都妙若天成,既带有传统古韵,又具有现代气息。摹古吕俊杰国大师的《龙之吻》,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浑厚古雅的造型,与精美的绞泥纹样融合为一,丰富的色彩搭配,加以双龙戏珠的装饰,使作品更加鲜活生动。汲古出新,师古不泥,彰显非凡功力。


《纵横天地之将军令》


三、精工巧琢,出神入化

紫砂绞泥装饰,并非花哨浮艳的堆砌,而是力求在自然的基础之上,通过泥色的变化与匠人所运用的浮雕、贴塑装饰,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或如天际流云,似雨后彩虹,或如湖光山色,似大漠原野。而高路群所作之砂壶,便完美抓住了这一精髓。


《纵横天地之将军令》

精工巧琢的《纵横天地之将军令》,集制壶、绞泥、雕塑多种技法于一体。化虎为钮,蹲伏昂首,威风凛凛。底部四撇足仿若虎之四爪,威震四方。绞泥与嵌泥技艺融合于壶面,古朴之中,暗藏精致,手法复杂而精湛,效果令人叹绝。整壶饱含总揽天地的纵横之气,达以天人合一之境,实为妙哉。


《生机》 

无论是变幻莫测的行云流水,浓墨重彩的京剧脸谱,喜气洋洋的吉祥纹饰,还是生机盎然的青葱草木,高路群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与韵味。强烈的色彩对比,丰富的肌理质感,浓厚的东方意境,极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使他成为紫砂界不可或缺的存在,其绞泥作品的艺术与收藏价值,亦不可限量。


《生机》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