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淦庭-近代紫砂陶刻大师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任淦庭,近代紫砂陶刻名艺人,师承清末宜兴书画家、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等人,陶刻作品独树一帜,影响颇大,是紫砂陶刻技艺全面的民间工艺大师。

任淦庭陶刻

任淦庭刻 | 东坡提梁壶

任淦庭(1889-1968),字缶硕,又名干庭,号石溪、聋人、大聋、漱石、左腕道人、左民、松道人等,为近代紫砂陶刻名艺人,国家“名牌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

任淦庭出生于书香之家,不幸家道中落,只读过三年私塾,15岁就学于宜兴著名陶刻画家路兰舫,满师后在吴德盛陶器公司雕刻作画谋生。该公司的产品上常有署名“企陶”、“跂”的刻款,多为任淦庭所镌。

抗日战争战争期间,任淦庭流落乡村,以卖画鬻字糊口。他师承清末宜兴书画家、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等人,特别注重写意笔墨的线描变化,讲究各体书法、文学诗词、辞章短句,使陶刻装饰与紫砂的艺术风格相协调。他善于在各种紫砂茶具、花盆、鼎等陶坯上书画雕刻山水、花卉、翎毛等,无不生动雅致。

他雕刻的书法,笔力遒劲,铁划银钩,刀锋灵秀,真草隶篆各具风格,尤以大篆古隶见长,图画随意刻绘,自成章法,且左右手能同时书画雕刻,功夫独到,特别是装饰成对紫砂花瓶,左右对称作画,布局恰到舒坦,是他的拿手绝活。

任淦庭一生装饰陶器较多,题材多属吉祥寓意性的,如“喜上眉梢”、“春燕画筒”等,并将对新生活热爱的真切感受,融进雕刻创作中,给陶刻艺术增加了新的画面和注进了新的生活情趣,“婆媳上冬学”、“解放——江山岛等。

任淦庭陶刻作品独树一帜,影响颇大,是紫砂陶刻技艺全面的民间工艺大师,作品曾被送往前苏联、前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展出。作品“渔舟听莺”和“腊梅喜鹊”被南京博物院收藏。

由于他对紫砂工艺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工业特等模范,1957年出席全国民间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同年 11月又出席全国群英会。他的徒弟有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鲍仲梅、毛国强、沈汉生、咸仲英、邵新和、王品荣、陈凤妹、冯希亚、张赦棠、朱蓉娟等。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