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促发展 履职尽责谋新篇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履职为民是政协工作的根本宗旨。一年来,市政协围绕推动“城市品质化”、“生态特色化”、“城乡一体化”,集中视察了城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专题视察化工企业整治、水源地保护等民生环保工作,并就加快城镇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2份常委会建议案和11份主席会议意见建议函,成为服务党政科学决策、助推全市发展大局的重要参考;378件提案和25期《社情民意》简报,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50多次委组活动,发挥了人民政协交流融合的平台作用……在市十四届政协的开局之年,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主题,积极履行主要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中心,为助推发展献计

2012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为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市政协主动搭建各种平台,努力在严峻的经济大形势下营造温暖的发展小环境。期间,市政协领导与17家重点企业结对挂钩,共开展各类活动22次,走访企业家委员35位,帮助解决问题16个。同时,市政协组织广大委员开展“立足本职促发展,当好委员献良策”主题活动,通过视察调研、专题协商、对口联系等,就先进制造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银企合作对接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广大企业家委员率先垂范、引领发展。其中,中超电缆依靠“团体营销”稳销量、深化企业研发增实力,销售和利润实现双增长;鹏鹞集团重视创新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和载体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添上精彩一笔。以积极履职为己任,许多委员围绕发展实体经济,共撰写提案64件,编报社情民意信息11期,“规范民间资本投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市政府、市政协联合督办重点提案,“妥善处理问题企业债务”、“依靠项目投资推动经济逆势发展”等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批示,有力地服务了党政决策。

以人为本,为民生福祉建言

履职为民是政协工作的根本宗旨。一年来,市政协围绕推动“城市品质化”、“生态特色化”、“城乡一体化”,集中视察了城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专题视察化工企业整治、水源地保护等民生环保工作,并就加快城镇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提出了意见建议。市政协还高度关注公共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保障、饮食和用药安全保障,为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打造饮食和用药放心环境等贡献了力量。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市政协认真做好提案工作,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尽快出台农村建房政策意见”等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认真落实。同时,广泛开展委员约谈,打破常规模式,通过上门走访、实地视察等,了解各个界别群众的心声。全年共开展委员约谈11次,20个界别共200余名委员参加了座谈,提出意见建议70余条。

发挥优势,为和谐安定尽力

市政协始终坚持合作共事原则,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搭建协商平台、创优咨政条件,充分调动了各党派团体的履职热情。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各党派团体在提交集体提案80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0余条的同时,积极增进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三胞眷属、民族宗教界人士和社会新阶层的团结联络,巩固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市政协注重承扬优秀文化促和谐。为纪念吴冠中先生诞辰93周年,编辑出版了宜兴市政协第40辑文史资料《吴冠中》;精心组织文化活动,协助名人故(旧)居修复和艺术馆筹建工作,深入调研了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拓展文化发展载体;坚持办好政协会刊,精辟“龙年在宜兴”、“古诗词咏宜兴”、“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陶都美丽乡村巡礼”等专栏,丰富了文化名城内涵。此外,还立足平安宜兴建设、法治宜兴建设、和谐宜兴建设,广泛联合各界人士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就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着力做好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成为营造心气和顺、关系和睦、社会和谐局面的重要保证。(吕燕)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