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农村建房政策放开 乡村旅游开发“刚需”如何释放?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对于广大农户进行旅游开发的愿望,宜兴政策制定部门不是没有看到。此次出台管理办法,市里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主要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宜兴市规划局村镇科相关人士说,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方面的需求,目前还在探索阶段。 记者了解到,该局景区规划管理办公室正在以宜...

宜兴出台农村建房政策只保“温饱”,不少想改造房屋搞旅游的农户还在等政策——

乡村旅游开发“刚需”如何释放?

日前,宜兴严管多年的农村建房政策开闸了。政府正式出台农村建房规划暂行管理办法,给农村建房上规矩。新出台的办法让今后的农村建房有章可循,部分规定较以前适当放宽,不过很多农村居民发现,该办法离他们的实际需要还有不小的距离。

当地规划部门解读,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主要是保“温饱”。在宜兴,尤其是处于宜南山区的农村居民进行旅游开发的愿望强烈,而该管理办法显然没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乡村的旅游开发潜力到底该如何释放呢?

农村超9成建房是改善性需求

近年来,宜兴对农村地区农户建房的规划管控较严,部分合理的改善性建房需求也遭到抑制。2013年,为了给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依据,宜兴在处于宜南山区的湖氵父镇和西部平原地区的徐舍镇进行相关试点。

据统计,2013年全年,徐舍镇共受理农村建房申请120起,其中获批76起;湖氵父镇受理258起,最后获批237起。记者了解到,两个试点镇批准建房的申请中,改善性建房需求均超过9成,这些改善型的需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旅游开发的考虑。所以,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处于旅游资源集聚的山区,湖氵父镇申请建房的数量要远高于徐舍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宜兴山区农民搞农家乐的热情很高,但是普遍面临房屋硬件设施不足的现状。

3层楼每层94.5平方米够用吗?

在新的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宜兴规定农村地区建房不超过两层,此次新的管理办法将层数放宽到3层。建筑面积依照省里统一规定,一般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地方,一户宅基地不超过135平方米,单层建筑面积不超过94.5平方米。层高虽然放宽,但面积规定依然是个紧箍咒。

从去年开始,宜兴丁蜀镇西望村村书记范泽锋一直想将当地的制陶产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丁蜀镇虽然一直以制陶产区为外界所熟知,但是我们同样处于宜南山区,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只是一直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范泽锋说,他想在村里通过引导农户将房屋进行改造,用来接待游客体验制陶的乐趣。他初步规划先期发展5到10家陶家乐,不过因为农村建房的政策规定,一直没有推进下去。

范泽锋介绍,去年底村里只有一家通过房屋改造建成了陶家乐的雏形,面积不大,目前仅起到示范作用。考虑到政策规定单层面积不超过94.5平方米,根本不够用,所以,不少农户还持观望态度。

在湖氵父镇竹海村,村书记应华明说,目前宜兴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决心已经有了,不过相关的配套政策还未及时到位。现在游客熟知的竹海公园对面农家乐饭店是几年前建的拆迁安置房,该处房屋面积较大,一般每户三四层楼约500平方米左右。除此之外的地方,农户房屋单层面积一般都不超过94.5平方米,发展农家乐,在空间上捉襟见肘。

乡村旅游试点规划年内出台

应华明说,此前政府对乡村旅游问题进行基层调研的时候,他曾提出,可以参照浙江地区的办法,允许农户在宅基地的范围内,在不影响邻居的前提下,搞一些不确权、不发证的临时建筑如木头房子等,有效解决客房或包间不够的问题。

对于广大农户进行旅游开发的愿望,宜兴政策制定部门不是没有看到。“此次出台管理办法,市里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主要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宜兴市规划局村镇科相关人士说,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方面的需求,目前还在探索阶段。

记者了解到,该局景区规划管理办公室正在以宜南山区的西渚镇、湖氵父镇为试点,对镇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在规划范围内适合发展农家乐的地方适当给予政策优惠,该规划有望年内出台。“在正式政策没有出台前,目前我们主要鼓励通过腾换闲置资源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宜兴市规划局相关人士说,引导农村龙头企业与农户协商,以加盟的方式来扩大房源,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安置的方式,鼓励一些村民住到镇里以腾出自己的房子供经营使用。返回无锡365房产网>>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