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 谋划开放新格局
坚持走科技项目集聚—科创企业壮大—转型发展加快的开放之路。
1—2月份,开发区实现工业应税销售近46亿元,同比增长40.8%。
今年,开发区已定30只项目中在建项目就有17只。
本报讯 阳羡春意浓,无处不飞花。走进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一幅幅充满生气的“春耕图”跃然眼前:江苏灵谷、协联热电等老牌规模企业开足马力快生产;红牛饮料、华谊新材料、硅谷电子等新上项目也快马加鞭速推进……翻开今年开发区重点项目统计表,已定30只项目中在建项目就有17只,这些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大的内外资项目,将为开发区实现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肩负着承载重大项目、推进转型发展、展现区域形象的时代重任。近年来,开发区紧紧围绕加快建成“新兴产业集聚区、产城一体示范区、创新人才领跑区”的发展目标,着力谋长远、打基础、增后劲,积极发挥开放型经济在做大经济总量、加快产业转型、实施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园区经济崛起势头强劲。今年,刚刚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的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将站在新的起点上,抢抓新一轮发展主动权,加快形成以国际化企业为主体、现代化园区为基础、高端化人才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抓开放工作,最终要通过项目来体现。今年,开发区将结合市“项目建设提速年”要求,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优势,依托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优势,把具有产业链倍增效应、有利于提升园区创新驱动力和城市承载力的龙头项目引进来、落下来。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上下工夫,确保引进2至3个超亿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重点推进8吋半导体晶圆、德国可沛利绿色饮料、欧司朗LED整灯等重大项目;通过清华科技园、屺山体育休闲公园、恒大城市综合体等项目的加快建设,迅速推进产城一体进程,铸就开发区发展新优势;加快深圳光峰激光光机、灏渤汽车设计等项目的引进和推进,坚持走科技项目集聚—科创企业壮大—转型发展加快的开放之路。
走开放之路,在政府全力作为的同时,更需要企业积极参与。
近年来,开发区积极引导园内企业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加快裂变扩张。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的一家重点骨干企业。近年中,企业在做精做强精密钢管业务的同时,还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拓展产业领域,将目光投向国际尖端的生物科技产业。去年,企业与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理查·罗伯茨爵士合作成立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宜兴)研究院,不仅开创了我省民营科技企业与诺贝尔奖得主牵手合作的“先河”,更一举奠定了开发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先驱地位,对于该产业在宜兴的进一步壮大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此外,国电光伏与保利协鑫在光伏供应链物流、协联热电与江苏国信在燃机机组等重大项目上的合资合作,都是开发区不断深化开放合作、推进“以商招商”结出的重大成果。
在大开放格局的推动下,园区经济崛起势头强劲。1-2月份,开发区实现工业应税销售近46亿元,同比增长40.8%。(耿蕾)